第345章:魏秦之戰(二)(2 / 3)

聽聞此言,樂弈低著頭閱覽戰報,毫無異色,不過田耽、田武二人臉上,卻露出了興致勃勃的神色,顯然是在期待與秦國的軍隊交手。

當日在宴席間,樂弈與田耽各自選擇了支援的方向:由樂弈前赴河西郡,對陣秦國的武信侯公孫起;而田耽則前往三川郡的西部,協助安平侯趙郯抵禦秦國的陽泉君嬴镹。

至於唯一落下的河套地區,因為那裏有廉駁、樂成、韓徐三位曾經在韓國時的同僚在,樂弈不認為會有什麼閃失。

要知道,以廉駁為主將、樂成為副將的前太原軍,那才曾經屢次吊打林胡與匈奴的,處於巔峰實力的太原軍。

在這支太原軍麵前,縱使是李睦,縱使是他樂弈,怕也要退避三舍。

次日,朝廷提前犒賞了樂弈、田耽、田武幾人率領的軍隊。

犒軍三日後,樂弈便徑直率領軍隊前往河西郡,而田耽跟田武、田恬父子,則率領軍隊前往三川郡西部。

由於距離的關係,最後還是田耽率先抵達三川郡西部的「函穀」。

駐守函穀的守將,即安平侯趙郯,此人最初擔任「雒陽尉」,執掌雒陽的治安,直到第二次中原諸國混戰的末期,由於秦國對魏國不宣而戰,且試圖派兵從三川郡襲擊魏國都城雒陽,安平侯趙郯當時便毅然率領私軍駐防函穀。

隨後不久,龐煥率領鎮反軍來援,協助趙郯擊退了秦軍。

雖然這次有驚無險地擊退了秦國,但秦軍的這次偷襲,亦給雒陽朝廷敲響了警鍾,不久之後,朝廷就決定在函穀建造一座關隘,防止西邊的秦國故技重施。

而督造函穀關隘的將領,即是安平侯趙郯。

當時安平侯趙郯尚兼著「雒陽尉」的官職,不過待函穀關建成之後,他便正式成為駐守函穀的將領,龐煥麾下的鎮反軍,亦在魏王趙潤的授意下編入了趙郯的麾下,至此,鎮反軍歸屬安平侯趙郯統領,以滿編五萬、實際兵力近四萬的數量,駐守在函穀關。

正因為趙郯麾下兵力不少,因此,當陽泉君嬴镹率領秦軍攻至函穀關時,短時間內亦難以叩開這座關隘。

不過話說回來,雖說陽泉君嬴镹暫時難以攻克函穀,但安平侯趙郯想要擊退這支秦軍,也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安平侯趙郯的性格,與燕王趙疆頗為相似,皆是豪邁直爽的男兒,膽魄有餘、計略稍缺,這一點從他跟陽泉君嬴镹交戰的戰報中就能看出來,幾乎都是直來直去,最多加個夜襲,幾乎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若非有函穀關在,卻趙郯麾下又有南梁王趙元佐與龐煥幾人訓練的鎮反軍在,說不定陽泉君嬴镹早已攻入了三川腹地。

抵達函穀關後,田耽主動放低了姿態,畢竟安平侯趙郯怎麼說也是趙氏王族子弟。

不過出乎田耽意料的是,安平侯趙郯雖然是王族子弟,但倒也不是那種喜歡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人,他非常親切地設宴款待了田耽、田武、田恬幾人,甚至還在筵席中述苦,自嘲自己被秦國的陽泉君嬴镹打地毫無還手之力,這下總算是盼來了援軍。

此時已是十月下旬,天氣即將轉寒,已經沒有多少時間給魏秦兩軍交戰,因此,無論是田耽還是田武,都不曾妄想在入冬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擊敗陽泉君嬴镹。

不過他們還是建議安平侯趙郯主動出擊,因為他們想親眼看看秦國軍隊的實力情況。

可能是得到了田耽、田武的支援,安平侯趙郯亦是信心大振,在十月二十七日的這一天,他帶著田耽、田武,率領一萬魏軍出函穀關,直奔陽泉君嬴镹的秦軍營寨。

由於半途中被秦國的斥候騎兵發現,陽泉君嬴镹亦得知了魏軍主動出擊,不過心中不以為意。

畢竟他跟安平侯趙郯已經在這函穀關僵持了大半年,早就摸清了前者的用兵路數。

他隻是稍稍覺得有點納悶,畢竟安平侯趙郯前不久,就因為主動出擊試圖擊退他而被他小敗了一陣,怎麼沒過幾日,這莽夫又來了?

納悶歸納悶,陽泉君嬴镹還是決定率軍應戰,畢竟在他看來,安平侯趙郯就隻有兩個依,其一是函穀關,其二就是鎮反軍,雖然暫時打不下函穀關,但若是能殲滅一些鎮反軍精銳,這亦有利於他日後的進攻。

兩個時辰後,魏秦兩軍在荒原上打了一仗。

期間,田耽仔細觀察敵我兩軍。

他發現,在正麵交鋒的情況下,安平侯趙郯率領的鎮反軍,其實是占據上風的,並且,趙郯本人的戰場指揮,也沒有什麼嚴重的疏漏。

壞就壞在追擊秦軍的過程中。

在田耽看來,對麵的秦軍明擺著就是詐敗誘敵,可安平侯趙郯還是揮軍追了過去,以至於魏軍陣型大亂,被同樣陣型大亂的、秦軍當中的仆從軍一陣衝殺,雖然說彼此都有傷亡吧,但冒著犧牲精銳士卒的代價去消耗對方的農兵,這本身就有問題吧?

想了想,田耽對安平侯趙郯說道:“安平侯,那些秦軍士卒,是類似楚國糧募兵一般的農民兵吧?”

“嗯。”安平侯趙郯點點頭,還為田耽解釋道:“那的確是一些農民兵,不過我方叫它「黥麵」,隻因為秦國的黥麵軍頗為有名。……事實上,農民兵不等於是黥麵軍。”

然而田耽卻沒有興趣去了解仆什麼是黥麵,他皺著眉頭問道:“安平侯,秦人試圖用雜兵換死你麾下的精銳士卒,你可看到?”

安平侯趙郯不可思議地看著田耽,那表情仿佛是在說:我又不瞎,當然看得到。

“那你為何還要追擊秦軍?”田耽不解地問道。

聽聞此言,安平侯趙郯理所當然地說道:“若不追擊秦軍,談何將其擊退?”

這話太對了,說得田耽無言以對,最終隻得說了句:“您實在是太耿直了。”

返回函穀關後,田耽仔細回想今日這場交鋒的過程。

不可否認,安平侯趙郯今日的指揮,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哪怕是後來追擊秦軍,也沒有問題,關鍵在於對麵的陽泉君嬴镹相當‘陰險’,他故意讓麾下正軍詐敗,誘使趙郯麾下的魏軍追擊,使魏軍的陣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