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昭武十三年(2 / 3)

在看到這段時,固陵君景雲思忖了片刻,旋即便翻了篇。

眼下的他,隻求保住父親的名聲,至於固陵君熊吾與楚水君因此背了黑鍋……

這與他何幹?

新陽君項培也很滿意。

畢竟在軼談中,他項氏一族子弟幾乎全部都是正麵角色,從項末、項孌兄弟再到汝陰君項恭、項興父子,包括他項培在內,都是以楚國的直臣忠將來描繪。

邸陽君熊瀝也很滿意。

雖然他兄長邸陽君熊商被魏人詆毀地相當厲害,但是他熊瀝,卻是作為正麵角色被描述,這姑且也算是正反相抵?嘿!

除此之外,再比如平輿君熊琥、溧陽君熊盛等等,這些楚國貴族皆被描繪成正麵角色,仿佛從頭到尾楚國就隻有固陵君熊吾、楚水君、巨陽君熊鯉、邸陽君熊商這四個罪大惡極之人。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誰讓中原角逐的勝利者乃是魏王趙潤,而魏王趙潤相當不喜這四個人呢?

總而言之,在魏王趙潤欽定固陵君熊吾、楚水君、巨陽君熊鯉、邸陽君熊商乃是楚國的奸邪之後,魏國朝廷便將所有一切責任都扣到了這四個家夥頭上,以此換來了魏人與楚人的融洽。

至於熊吾、楚水君、熊鯉、熊商四個死鬼的親眷是否肯接受這種‘事實’,根本不在魏王趙潤以及魏國朝廷的考慮範圍之內。

而話說回來,雖然魏國以最新刊印的《軼談》、《邸報》以及發放魏國境內各縣的公文告示,促使魏人與楚人減低了對彼此的矛盾,但也因此讓秦國的奸細,得知了「楚國已覆亡」的消息。

在楚國覆滅的三個月後,就當魏國正在大力引導輿論時,秦國的奸細將消息送到王都鹹陽,讓秦王囘得以知曉楚國已經不複存在。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秦王囘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

他無法去責怪楚國什麼,畢竟楚國抵抗魏國的時間已經夠久了,從魏昭武八年堅持到魏昭武十二年,堅持了將近四年,已屬不易。

當然,楚國也無法責怪他秦國什麼,畢竟當時為了支撐楚國,秦國可是將整個巴國都讓了出來,隻可惜,楚國的西郢郡淪陷地太快,當魏將伍忌切斷了巴國與楚國的水路、陸路聯係後,就已注定楚國無法戰勝魏國。

要怪,隻能怪魏國現如今太強大了,強大到在東線戰場揮軍討伐楚越兩國的情況下,西線戰場這邊,魏國仍有足夠的兵力防守他秦國的進攻,縱使他秦國盡可能地想吸引魏國注意,希望以此讓楚國得到喘息的機會,也無法改變楚國覆亡的命運。

對於楚國這個相約共同抗拒魏國的盟國,秦國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此刻秦王囘思索的隻有一件事,即如何對待與魏國的戰爭。

他當然清楚,在楚國覆亡的如今,魏國就隻剩下他秦國一個敵人,以他女婿魏王趙潤的性格而言,那是絕對不會姑息的——並且,魏國的文臣武將們,也不會選擇與他秦國和平相處。

要麼勝,要麼亡,擺在他秦國麵前的,就隻有這兩條路。

由於心中焦慮,秦王囘每日都在等待渭陽君嬴華、武信侯公孫起等人的戰報。

此時魏秦兩國的戰爭,已開辟了「河套」、「河西」、「函穀」、「巴蜀」四處戰場,說實話戰況都不樂觀。

河套戰場的秦軍主帥乃是渭陽君嬴華,此人乃是秦王囘的弟弟,秦國有名的勇將,往年被派往攻擊秦國的心腹大患「義渠」,然而,奈何河套魏軍的將領亦絕非庸才,廉駁、樂成、馮頲、韓徐、趙嶽,前四位皆是舊日韓國的優秀將領,而最後一位,則是禹王趙元佲的次子,魏國的後起之秀。

想要擊敗這些魏將,難如登天。

河西戰場的秦軍主帥,乃是武信侯公孫起,而迎麵的魏軍將領,則有臨洮君魏忌、河西守司馬安、桓王趙宣等等,並且,魏王趙潤還將舊韓名將樂弈派到了河西,以至於在這處戰場,秦軍更加沒有取勝的希望。

至於函穀戰場,秦軍主帥乃是陽泉君嬴镹,本來他的對手乃是魏國的安平侯趙郯,據陽泉君嬴镹在戰報中的描述,並不算是一個難對付的敵人,可壞就壞在,魏王趙潤將齊國名將田耽、田武派到了這處。

一個擅長用兵、擅長奇謀的田耽,再加上一個勇冠三軍的田武,想要擊敗這對田氏兄弟,談何容易?

最後一處,即是巴蜀戰場,秦軍主帥乃是長信侯王戩,魏軍將領則有沈彧、伍忌,以及楚國與巴國的降將西郢君熊燾、鬥廉、巴滿、樊布等人。

相比較河套、河西、函穀三地,巴蜀戰場是目前秦魏兩國打得最激烈的戰場,在長信侯王戩最新派人送到鹹陽的戰報中稱,魏軍以伍忌為主將、樊布為先鋒、巴滿為殿後將軍,對秦軍駐守的「閬中」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一場戰役打了足足一個多月,好幾次險些被魏軍攻陷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