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城牆被秦軍攻陷,駐守雕陰的魏軍兵將從一開始就士氣低落,在苦苦抵抗了數個時辰,見始終無法奪回城池,遂決定棄守,逃向六盤山的南部——之所以不選擇逃往膚施,那是因為渭陽君嬴華的副將王琅切斷了雕陰通往膚施的山道。
待等到黃昏前後,雕陰基本上已被秦軍攻陷。
不過由於秦軍士卒搜尋魏軍的烽火台不徹底,使得膚施城的魏軍,還是看到了天空中的狼煙,慌忙將主將聞續稟報。
得知消息後,魏將聞續連忙走出屋子,登上城牆眺望,果然瞧見遠方的六盤山上,升起處處狼煙,他頓時心中咯噔一下。
要知道,這些烽火台與狼煙,都是他布置的,除此之外無論是河套的魏軍,還是河西的魏軍,都沒有用狼煙傳遞警訊的習慣。
也就是說,此刻他看到六盤山上升起狼煙,必然是雕陰城遭到了襲擊。
然而……是誰?誰在攻打雕陰?
也難怪聞續有些摸不著頭腦,畢竟他膚施城安然無恙,並且也未曾聽說六盤山南麵的頻陽被秦軍攻陷,那麼,秦軍是怎麼襲擊的雕陰?
聞續皺著眉頭打量了幾眼遠處的六盤山,沒過多久便猜到了原因,不過還是吃不準到底是哪支秦軍,且這支秦軍進攻雕陰,意義何在?
但不管怎麼樣,該救援還是要救援,於是,他便立刻提兵前往救援雕陰城。
值得一提的是,以聞續的謹慎與穩重,當然會考慮到途中遭遇伏擊的可能性,因此一路上非常小心。
隻不過,渭陽君嬴華亦非庸才,他猜到以聞續的性格,必定會非常謹慎小心,便叫當時埋伏在山道兩側的副將王琅,並未伏擊聞續,而是看著聞續經過埋伏圈。
待等聞續經過之後,副將王琅這才現身,帶著穿戴魏軍甲胄的麾下士卒,假扮成雕陰城的魏軍,順著聞續來時的路前往膚施,詐取膚施城。
而由於在途中沒有遭遇秦軍的伏擊,這使魏將聞續錯誤地認為雕陰縣可能還未徹底被秦軍攻陷,以至於當他率軍抵達雕陰城,聽到城內喊殺聲不斷時,未經細想就下令支援魏軍,不曾想,城內的喊殺聲隻是渭陽君嬴華的誘敵之計,後者見聞續率領魏軍殺入城內,當即下令埋伏在四處的秦軍發動攻勢,聞續軍措不及防,被殺得大敗。
在鏖戰了足足兩個餘時辰後,魏將聞續這才率領魏軍殺出重圍,倉皇逃回膚施。
然而此時,膚施城已被渭陽君嬴華的副將王琅所詐取。
無奈之下,聞續唯有帶著殘兵前往原中要塞,投奔魏將廉駁。
魏昭武十三年四月下旬,秦將嬴華偷襲雕陰、膚施,魏將聞續措不及防,致使兩城淪陷。
三日後,即五月初一,渭陽君嬴華命副將王琅固守雕陰、膚施兩城,親率大軍翻過六盤山,攻打頻陽。
在足足經過十日的趕路後,渭陽君嬴華率領的秦軍,終於在五月中旬抵達頻陽,對這座城池發動猛攻。
當時,在看到「渭陽君」的旗幟後,頻陽守將白方鳴目瞪口呆,他怎麼也沒想到,明明遠在河套的渭陽君嬴華,竟然悄無聲息地率軍抵達了他頻陽。
由於時間緊迫,渭陽君嬴華麾下的軍隊來不及打造攻城兵器,隻打造了幾輛攻城車與一些攻城長梯,這使得秦軍在攻打頻陽縣的期間傷亡慘重。
但問題是,在秦軍悍不畏死的進攻下,頻陽魏軍亦苦不言堪。
五月下旬,得知頻陽城已搖搖欲墜,武信侯公孫起與大庶長趙冉,分別出兵三萬,協助渭陽君嬴華對頻陽做最後的猛攻,在鏖戰三日後,頻陽城終究被秦軍攻破,魏將白方鳴、龐猛二人帶著敗兵退至梁山南部,又遭到武信侯公孫起的伏擊,損失慘重。
幸虧燕王趙宣及時派宗衛將張驁、李蒙等人救援,才救出了白方鳴與龐猛二將,但二人麾下的魏軍,此時已所剩無幾。
一日後,「頻陽失陷」的消息傳到樂弈耳中時,縱使樂弈,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亦失神了片刻。
畢竟,就連他也沒想到,秦國居然會將河套戰場上的渭陽君嬴華,調到河西戰場,並且渭陽君嬴華本人亦不簡單,竟然悄無聲息地攻占了魏將聞續把守的膚施、雕陰兩城。
這位擅戰名將在心中默然。
他此時這才明白,武信侯公孫起為何要自陷羅網,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由於貪心、希望讓己方的士卒減少傷亡,他選擇了圍困公孫起,而不是加緊猛攻,而這,恰恰就給了公孫起化腐朽為神奇的時間。倘若他能及早擊敗武信侯公孫起,縱使渭陽君嬴華率軍抵達河西戰場,也不能如何。
沉默了半響後,他寫了一份戰報,在頻陽失守的過程以及對日後河西戰場的預估,統統寫在戰報中,派人送往雒陽,呈遞給魏王趙潤。
正如樂弈所預測的,在攻占頻陽之後,河西戰場的秦軍再無後顧之憂,於是在兩日後立刻對魏軍發動全麵進攻,由武信侯公孫起攻打桓王趙宣與河東守魏忌的兵馬,由渭陽君嬴華攻打臨魏。
這使得這場魏秦戰爭,就此全麵升級,愈演愈烈。
五月中旬,樂弈的戰報送到了魏王趙潤手中,在得知雕陰、膚施、頻陽三城皆被渭陽君嬴華攻陷後,趙潤心中大為意外。
說實話,丟掉河西三座城池,對於趙潤來說完全不痛不癢,畢竟此時韓國已經歸並,他已經真正地坐擁了整個中原,在這種情況下,丟掉三座城池算什麼?
他隻是意外於渭陽君嬴華竟然選擇放棄河套戰場而已。
要知道,非特殊情況下,哪怕渭陽君嬴華是嬴氏王族,他也沒有權利在戰略上擅做主張。
很顯然,這必定是他趙潤的老丈人秦王囘默許的,或者說,是秦王囘見河西戰場戰況不妙,是故放棄了河套戰場,試圖將兵力集中在河西,與他魏國決戰。
趙潤暗暗想道。
三日後,即魏昭武十三年六月初一,魏王趙潤攜將領衛驕、呂牧、穆青等人,親率三萬雒陽禁衛軍,前赴河西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