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不由率領著一千名騎兵,帶著張遼、徐晃、趙昂這三個軍中後起之秀。南下渡河,來到了洛陽地界。
……
“這,天啊,洛陽竟然荒蕪成這個樣子了。”
趙旭一行人從平皋渡河,走旋門關入洛陽。看著道路兩旁原本應該種滿莊稼的田地此時卻長滿了雜草,亭舍被毀,一連甚至連一個人影也都沒有見到。對於洛陽的荒涼和董卓盡遷百姓西進入關的狠辣,便也不禁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
所以看著路途中一處處空無人煙的亭舍,年級最小的趙昂也就不禁有些難以接受。
“相國要對付那些個關東叛軍,何必妄加兵戈於百姓。這些百姓,又有什麼過錯。再說,將百姓盡數遷徙入關,雖然充斥了關中的人口,可洛陽不就成為了一個死地了嗎。
沒有百姓種田,沒有商人買賣,這地方豈能久持。時間短了尚好,時間一長,估計不等關東軍來打,兵馬就要撤回關中了。”
“夠了,給我閉嘴!”
見自己的堂弟趙昂越說越不滿,趙旭便也不由對他嗬斥了一聲。
“相國他既然這樣做了,便自有他的道理,還輪不到你來非議。再敢這樣胡說八道,當心我打你軍棍!”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董卓,趙旭也是越來越疏遠了。
因而對於董卓的所作所為,他也就不想在評論什麼了。
哪怕他前不久得到消息,自己的妻子和年前被他收入房中的裴氏女又有了幾個月的身孕。
但自從趙旭離開洛陽後,二人間的這種漸行漸遠,便也就成了一種必然。畢竟在治理國家的觀念上,他們的分歧實在是太大了。
趙旭從一開始便就不看好他那種篡取了關東世家們的勝利果實後,又拿出一些果汁拉攏世家的行徑。
這實在太天真了。
重新培養一群寒門子弟,或是將涼州、益州等偏僻地方的士子引入朝廷,以此將朝廷的水攪渾,也比他這種資敵的行徑要好的多。
不過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再說這些顯然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畢竟最先破壞規則的人是董卓,所以不管他做什麼,他這個規則的破壞者都將受到規則的反噬。這是必然的,無法改變。
所以這一次趙旭根本也就沒有理會沿途那荒涼的景象,也根本就沒有任何勸告董卓要施行仁政的想法。
他隻是依照董卓的命令,一路向西,率領著麾下的兵馬來到了董卓領大軍所留駐畢圭苑。
……
“破虜將軍到!”
“破虜將軍到!”
等他帶兵來到大軍雲集的畢圭苑,把守苑門的兵丁也就不由高聲通稟起來。
然後,但聽得一陣爽朗的大笑,已經和趙旭好久不見的董越,此時卻也就不由第一個迎了出來。
“哈哈哈哈,伯陽你可算來了。你不知道,我可是想死了你。”董越此時大笑著說著,接著卻也不由給了趙旭一個熊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