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的火力齊射相比,一支小型分隊可能一次戰鬥僅僅隻能消滅一兩艘蟲族生物戰艦,對蟲巢艦隊所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
但如果將所有的戰艦分隊對蟲巢艦隊所造成的傷害加起來,那麼殲敵數可是一點都不少。甚至比之前的一輪火力齊射所造成的殺傷還要多。
可這並不意味著火力齊射沒有必要,如果沒有之前多輪火力齊射削弱了一波蟲巢艦隊的數量,那麼這種戰術也打不出這種效果。
並且,別看此時帝國戰艦靠著機動性能夠拉扯蟲巢艦隊,由於各個分隊的戰艦數量較少,如果被蟲巢艦隊重創或包圍,那麼則有很大概率被破船而入,源源不斷的泰倫生物吞噬。
泰倫蟲族可以失誤無數次,而帝國的戰艦分隊隻能失誤一次。
之前的火力齊射更依靠戰艦的火力配置和陣型的布置,而現在的戰術則更依賴各個帝國艦長的能力。
如果碰上一個無能的艦長,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成為泰倫口中食物的概率就將大大增加。
雖然在“雄鷹”號上,總指揮官卡爾尼不停的向各個艦長下達著命令、指示。但具體的執行依舊要靠各個艦長,畢竟卡爾尼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到位。
此時,“雄鷹”號的戰略指揮中心,眾多的工作人員向著卡爾尼彙報著所搜集和掌握的與軍事有關的情報。
而他們的彙報方式,則是將信息以文字的方式發送到卡爾尼麵前的全息屏幕上。
明明卡爾尼就站在戰略指揮室的前方,但他們卻沒有選擇以話語來傳達信息。
這並不是卡爾尼失去了聽覺,也不是這些人都變成了啞巴,而是因為在這種數以萬計的戰艦參戰的戰場中,信息太多了。
….一個人將自己負責的信息通過話語彙報給卡爾尼,當然沒有問題。
那麼兩個人、三個人,此時戰略指揮中心的數百人一起張口呢?
恐怕嘈雜的什麼都聽不見了。
所以,大家才會選擇以文字的形式將信息發給卡爾尼。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文字比語音能夠更加迅速的傳遞信息。
一行文字,卡爾尼一眼就能看完。而如果是話語,則卡爾尼需要一秒或兩秒來聽人講述。
戰爭中,時間就是最寶貴的東西。沒有一絲時間是可以浪費的。
在卡爾尼的麵前,大量的文字以極快的速度在全息投影上出現,然後又迅速的消失。文字不停的在全息投影上滾動。
艦隊的行動、向卡爾尼提出的報告和建議、分隊的集合、合作,命令的傳達,泰倫蟲族的動向、計劃執行情況......
各種各樣的信息仿佛要塞爆大腦。
但卡爾尼一邊迅速消化這些消息,一邊用自己那超人的大腦和超強的戰場意識對近萬支分隊進行指揮調遣,並且指揮靈活,戰術多變。
他臉上閃爍著一打戰術顯示器的光芒,增強的星際戰士頭腦吸收了無數條不同的信息,並將其轉化為作戰計劃。
任何一個普通人類都不可能做到這種事情。
即使是和卡爾尼相同的星際戰士之中,能充分利用自己那超強腦力的人也是少數,而能將其用在指揮領域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卡爾尼的指揮下,帝國戰艦對蟲巢艦隊反複消耗,使得蟲族的生物戰艦數量變得越來越少。
雖然按照蟲巢艦隊的數量,帝國艦隊想要完全消滅它們,要花費的時間可能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
但無論如何,泰倫蟲族在對決中的優勢變得越來越小。
而就當卡爾尼一心二用,一邊盯著展示著整片戰場的全息星圖,同時一邊看著眾多顯示出的信息時,一道加大標紅的信息在全體投影的上方出現。
“蟲巢艦隊的觸須已經伸向了長河星!”
在白鹿星係的小行星帶中,越來越多的蟲族生物戰艦從中脫離,它們聚集起來,向著白鹿星係中的各個帝國世界前進。
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支無疑奔向了作為白鹿星係行星首府的長河星。其上大量的人口對於泰倫有著別樣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