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滿清的官員極多,即使沒有立即投降服侍滿清政府的,也在接下來的一二十間陸續投入了滿清政府的懷抱。
隻是,無論是誰,都無法和洪承疇相提並論,即使是範文程,在罵名之上,也要屈居在洪承疇之下。
對於明朝漢人的殘害,洪承疇比不過隨多鐸殘害中原百姓的漢人將領,論文化迫害,比不上阿諛奉承的明官清流,就是叛明,也是幾經絕食,才決定投降的。
這樣的一個人,卻被人們認為是第一漢奸。
為什麼?
很簡單,洪承疇說到底還是武官,是將領而非文人。
反明降清的漢人武將,洪承疇就是官位最高,影響最大的一個。
屠戮中原百姓,害我漢家百姓的,可不是你們這些武將。
吾等讀書人,雖亦投降滿清,但是卻沒有手持利刃,殺害一個漢人百姓,你等武將自然最為可恨。
武將不過是草莽匹夫,吾等讀書人投降滿清,可以感化蠻夷,讓他們接受聖人微言大義,善待我漢家百姓,你等武將隻會屠戮百姓,手染鮮血,不罵你罵誰。
難不成讓我等讀書人來背這個黑鍋!
千載悠悠曆史,皆出名教之手,誰見過哪個武將記錄曆史的。
筆在誰的手中?
也很黑,月亮也很明亮,隻是滿天的烏雲遮蔽了人世間的光明。
都門大街上,一個道人手持兩瓶清酒緩步而行,最後停在了一座府門前。
此時,夜已深,除了風兒不時送來幾聲斷斷續續的更夫聲,就再無別的消息了。
吳乃華不知道自己犯了哪門子瘋,竟然想到來看一看這個在曆史上褒貶不一的漢奸,看一看他最後的結局。
其實最主要的是,吳乃華突然想起,現在已經到了十月,按照曆史記載,洪承疇應該在康熙四年四月就應該死掉了才對。
不知道是曆史記錄錯誤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洪承疇到現在竟然還活著。
這不得不令吳乃華十分好奇。
洪府之中,同樣是漆黑一片,吳乃華翻牆而入,隨意望去,就看到遠處有些許微光。
提著酒瓶循著光亮走去,來到了一片花園之中。
一盞孤燈,一個蒼老的老人,安靜的坐在石椅之上。
吳乃華雖然沒有見過洪承疇,但是還是第一眼就認出了,這個老人就是洪承疇。
走到近前,吳乃華才發現,在洪承疇的手邊,還放著一卷明黃色的卷軸,應當就是聖旨了。
“誰!”
“一道人!”吳乃華隨口應道,來到洪承疇的身邊,將一隻酒瓶放在了洪承疇的手邊。
對於吳乃華是如何進入洪府的,洪承疇絲毫沒有驚訝,而是鼻子抽動了一番,隨手就拿過酒瓶,雖然眼睛已經看不見了,但是還是熟練的排掉封口,對著嘴巴就大口灌了起來。
隻聽“咕嚕咕嚕!”的聲音,大半瓶酒就已經入腹!
“哈哈,痛快,痛快!”洪承疇大笑起來。
“多謝道長!”洪承疇向著吳乃華聲音的方向拱了拱手,說道。
吳乃華搖了搖頭,說道:“不用謝,一代梟雄的從曆史舞台的落幕,值得我這一瓶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