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無題(1 / 2)

大量衙役班頭的缺失,很快就被在外巡查的刑部官員察覺。

刑部看似十分的大,但是刑部主管的可不是緝拿之類的事情。

有這麼多的衙役捕快,還都是因為它是清朝六部之一而已。

本來可用的人就不多,再這麼被吳乃華一征調,人手的不足立刻就顯現出來了。

開始,刑部的尚書侍郎們則是一個個怒發衝冠,這可是踩到自己頭上拉屎了。

一個小小的禦前侍衛,雖說對他們這些官員有大恩,解決了他們退休後的晚年問題,可是他們這些一二品的大員可不是太過領情。

做了這麼多年的官,雖然不是內務府那種油水衙門,但是撈錢哪裏都能撈到,更何況,到了他們這種地位,撈錢在哪裏都一樣。

而吳乃華現在拿著雞毛當令箭,在他們刑部作威作福,他們哪裏能夠忍住這口氣。

本來是準備立刻回到刑部鬧一鬧,教教吳乃華如何做人做官的。

不過,這個時候,清朝最具特色的一群人,算是救下了他們的小命。

正是清朝享譽曆史河流的清朝師爺們。

清朝學習前明,科考乃是八股之文。這些大臣雖然在官場縱橫多年,但是總免不了一些迂腐的書生意氣,做事毫無主見不說,還經常犯些蠢事。

而滿大臣,卻是沒讀過多少書,清朝開朝不過二三十栽,想要從一個野蠻人進化到一個文明人,這點時間明顯是不夠了。

所以,畸形的王朝,早就了清朝最具特色的師爺文化。

若是沒有這些“聰慧過人”的師爺們,這些官老爺,估計連貪汙都貪的令人瞠目結舌。

正是他們勸住了這些大人,告訴他們,現在這件事對於皇上的刺激和影響,隻看那菜市口快要堆成小山的人頭,就知道,現在膽敢去找吳乃華的晦氣,那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

況且,這件事已經爆發了一天多了,他們這些刑部老爺卻連一點頭緒都沒有。

在他們看來,這啥都沒有,怎麼查,肯定到頭來還是一個無頭冤案,若是被逼急了,他們也隻好找個破落家,將這件事栽贓在他們頭上,用他們的人頭來平息皇上的怒火。

辦好了,是他們的分內之事,辦不好,他們可是要吃掛落了。

這麼一件吃力不討好,鐵定辦砸的事情,竟然有人傻不愣登的出來幫他們背黑鍋,為什麼要去找吳乃華的麻煩,他們是不是傻啊。

刑部的官老爺們一聽,對啊!

於是,幹脆連刑部也不會去了,徹底將自己當成一個捕快,放飛自我。

用他們的話來說,天天在刑部坐著,如何可以體察民情,為民伸冤,咱們也要體察民情不是。

不過,若是吳乃華知道了,定然恨不得砍了這群幫了他的師爺。

現在吳乃華手拿尚方寶劍,奉旨可以先斬後奏,這麼好的機會,吳乃華定然毫不客氣,拿幾個刑部大臣開開刀。

畢竟自己的技能樹還餓著呢。

吳乃華的念想算是被一群猥瑣的師爺破壞了。

好在他不知道,和朱九公泡了壺差,悠哉悠哉的在刑部裏做起了一日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