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真是沒有我想象中的聰明。”吳乃華失望的說道。
陳永華疑惑的從書本上抬起頭,問道:“哦,此話怎講?”
“陳大哥難道覺得,吳三桂現在所做的事情很聰明?”
陳永華看吳乃華臉上寫滿的不屑兩字,仔細想了一下,說道:“吳三桂借此機會,讓朝廷允許他擴充兵員,攻打南越等地,一來可以增強自身的實力,二來也可以讓清朝之前數年苦心削藩的成果付之東流,以我看來,此乃非常明智的辦法。”
吳乃華:“你也說了,會讓清廷數年的心血付之東流,陳大哥真的以為清廷會允許這件事發生嗎?況且,即使清廷真的答應了吳三桂的請求,擴充了雲南的兵力,難麼吳三桂的實力勢必壯大,成為清廷的眼中釘,肉中刺。到時候,無數雙眼睛都會盯著雲南,那麼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
陳永華一怔,確實,現在隻剩八千綠營兵的吳三桂就已經讓清廷寢食難安了,一但吳三桂的實力更大壯大,清廷怎麼會忽視他的存在。
聽吳乃華這般說,陳永華突然覺得,吳三桂雖然有反心,但是卻沒有反的膽量,這般做法,似乎有些小家子氣了。
就仿佛一個被搶劫的人,咆哮這告訴劫匪,自己很強壯,不要來傷害他,趕快拿著錢離開吧。
這般。
換句話來說,就是器量和格局都狹小了一些,沒有王者的氣度。
如果換做是自己,或者是吳乃華,恐怕這件事的結果都是另外一種樣子。
可是,事已至此,還能如何。
更重要的事,這件事關鍵不在於最後清廷同不同意吳三桂擴軍,而是吳三桂裝慫這麼多年的努力也同樣白費了。
等於明明白白的告訴清廷,他吳三桂有不臣之心。
吳乃華搓了搓手,當他在禦書房看到吳三桂的奏疏的時候,也有些懵逼,沒有想到,在吳乃華印象中,聰慧過人,城府老成的吳三桂竟然會做出這種蠢事。
曆史上,吳三桂一手的好牌,最後被打的稀爛,手下猛將無數,天下景從,最後卻也是兵敗如山倒。
誠然,這裏麵有吳三桂突然死亡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吳三桂手下的良臣猛將們都有著十分致命的性格缺陷,如果沒有一位真正英明的領袖來領導他們,最後的結果隻能是失敗。
而吳三桂,也緊緊隻是勉強達到了及格線罷了。
吳乃華對於吳三桂的手下,真的很眼饞的很。
像夏國相,文武雙全,智謀過人,曆史上,吳三桂突然病死,就是他力挽狂瀾,穩定了雲南亂糟糟的時局,扶持吳世藩上帝位。
像李本深,雖不是吳三桂舊部,但是卻是第一個響應吳三桂,指揮貴州起義軍,拿下貴州,攻下整個四川,可惜其身體病弱,在第一次北伐時病故,使得吳三桂第一次北伐被迫中止。
還有吳三桂的義子,王屏藩,蓋世將才,吳乃華覺得,此人當是少年項羽在世,有項羽之材,在西北戰場,以一己之力,力戰圖海,趙良棟,張勇,王進寶等清朝名將,以弱勝強,以寡敵眾,將這些清朝名將虐如狗,緊緊圖海一軍,就有兩萬多人被王屏藩部陣斬,區區數月的戰爭,王屏藩就有了兩場大勝,小勝更是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