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前往三藩(1 / 2)

康熙這突如其來的一手,真的讓吳乃華猝不及防。

這段時間以來,吳乃華都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葛爾丹這邊來,在吳乃華看來,這個時候,康熙也定然如此,會將全部的精力放在蒙古草原,無暇他顧。

說到底,還是吳乃華小瞧了康熙的氣魄。

並且吳乃華太過看重這件事了。

不過,這也不怪吳乃華。

康熙在派遣大軍前往蒙古草原時,表現的非常重視,並且因為葛爾丹的種種作為而大怒,從種種的跡象看,吳乃華的判斷應當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實際上,康熙的這些表現,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被葛爾丹挑釁的憤怒罷了。

無論是阿爾尼戰敗,還是佟國綱的陣亡,對於康熙來說,隻是感覺丟臉而憤怒罷了。

康熙還真的沒有瞧得起葛爾丹,甚至滿朝文武也是如此。

加上葛爾丹在曆史上的名氣是在太大了,對於清朝的打擊極為嚴重,這才讓吳乃華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但是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雖然阿爾圖哈的分身在北京,就在康熙的身邊,但是這個時候,卻沒有什麼好做的。

康熙大力推行博學鴻儒科,並且網絡天下有名的儒教宿老於北京。

這個時候,這些大儒都在滿清密探的監視中,吳乃華的分身根本就沒有辦法靠近他們,甚至要求他們做自己想要他們做的事情。

吳乃華一路上快馬加鞭,但是卻也是心亂如麻。

吳乃華也明白,及時現在趕回去,能否起到作用,吳乃華是沒有一點把握的。

康熙已經將這些大儒帶到了北京,而那些不願意為清朝效力的儒家大儒,早就跑的遠遠的,現在在北京的,就是那些為了自己的腦袋,做好了倒行逆施的儒家敗類們。

想要他們大義凜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康熙竊聖,想要阻止既簡單,又難於登天。

康熙的手段簡單而粗暴。

吳乃華已經聽說,康熙現在每日都要讓這些來到北京的宿老們給他講經,不講別的,隻講他們拿手的東西。

而剛剛趕了一半路的吳乃華從分身中知道了消息,立刻就慢了下來。

不是吳乃華想好了主意,而是吳乃華知道,大勢已去。

康熙簡單粗暴的手段在吳乃華看來,毫無美感,但是卻極為有效。

吳乃華知道,當所有人完成講經之後,康熙就會找到許多早期的貳臣們,尋找這些人的錯漏。

到時候,他再以天子至尊,將這些儒家宿老好生訓斥一番。

康熙是皇帝,自然沒有這些漢奸敢反對。

畢竟反對就是死,他們要是不怕死,現在也不會再北京。

這些漢人的大儒們錯了,那就說明康熙這個皇帝是對的。

連漢家真正的大儒在儒家的學問都不如皇帝,那說明了什麼。

康熙這個滿人在儒家一道的學問,是清朝第一的,乃是清朝儒家的牛耳,是當世的聖人一般的人物。

到時候,康熙皇權,道統兩手抓,對於清朝的統治將更加穩固。

想要破壞康熙的計劃極為簡單,康熙說到底,還是太年輕,儒家的學問能精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