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們開始散去,畢竟康熙還在重要的身體康複時期。
討論自然是沒有什麼太過有用的結果。
畢竟這是動搖國本的傾國之戰,不是地方造反的小股亂黨之流。
這種結果早在康熙的預料之中,但是躺在床上的康熙,心中卻開始五味雜陳。
雖然看似他們都在為了滿清政府的未來在爭論,但是康熙可以看的出來,這些大臣們的心,已經開始變了。
至少對於自己的畏懼已經少了許多,並且開始有了別樣的心思。
康熙自然明白這是因為什麼。
一個太監,是沒有子嗣的。
康熙絕後已經成了定局,那麼未來的皇帝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原本他們隻需要慢慢等待,從康熙的兒子中,選擇一個,但是現在,這個選擇的範圍頓時變得開闊了起來。
任何愛新覺羅家的男子,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皇帝。
康熙明白,這些有別樣心思的大臣已經開始要和自己展開一場無聲的戰鬥,贏得人才能得到選擇權。
一個未來的皇帝,大臣們自然想要一個他們心目中皇帝。
這不僅僅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未來,更多的是,受到了前朝東林黨的影響。
畢竟滿清朝廷中,許許多多的漢臣都是東林黨的二臣們,在滿清極力推廣程朱理學的時候,無形之中,就會將東林黨的思想進行傳播。
即使朝中的大臣們,有意識的防範了,但是聽了多了,總會有別樣的心思。
原本曆史上,自康熙開始,皇位傳承都比較平穩,根本就沒有給大臣們這種機會。
但是現在,康熙絕後,成了閹人,這無疑給了所有有東林思想的大臣一個機會。
這種誘惑會讓他們變成飛蛾,奮不顧身,一但功成,多爾袞,順治,康熙,通過對無數漢人血腥大屠殺,所好不容凝聚起來的皇權集中,將會徹底失去。
皇權旁落,道統四散,從此皇帝將不再是人上人,而是成了一個吉祥物。
康熙可以想象的到,若是如此,未來的清朝皇帝,他們一生所奮鬥的目標,將不再是將大清永世傳承下去,而是和滿朝的文武大臣們鬥智鬥勇。
所以,康熙一定要展開這場三藩之戰,借用三藩之戰,對朝堂進行一場血腥的洗禮。
將所有康熙覺得會威脅他皇權的人,徹底除去。
說起來,納蘭明珠,康熙決定,待事情成功,一定要宰了他。
不管納蘭明珠如何像是一條忠狗,對於康熙的命令百分百的支持和執行。
單憑這個大嘴巴,將自己這個堂堂皇帝,斷了一根棒子和兩顆蛋蛋的事情,弄得滿朝堂人盡皆知,就該殺。
納蘭明珠自然不知道,現在他所忠心耿耿的康熙皇帝,已經將他寫在了必殺的人的小本本上。
現在他的心中,可謂是激情澎湃。
在官場上,升遷最快的途徑是什麼,是軍功。
他家世顯赫,又得皇帝盛寵,即使什麼都不做,隻要好好的做一條忠狗,未來總會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上人。
但是,權利就是毒藥,隻要嚐到了,就會不由自主的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