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充分交換意見(1 / 3)

好吃好喝好住的一番招待,讓華夏外交使者感到無比的“親切”,紛紛讚道帝國的友善,這就是帝國的愛啊,更是對接下來的和平談判充滿了信心。

不過第二日的和平談判中,外務大臣卡爾彭斯則一改昨日熱情的樣子,態度變得極為苛刻,指責華夏軍隊攻擊帝國艦隊,要求華夏交出當時參與戰爭的所有指揮官以及共和國高層。

卡爾彭斯顯然是將華夏當成一個統一了星球的國家,完全不知道地球上關於五大流氓的傳說。呂玲嘻嘻一笑,顯然帝國這邊開出的條件是華夏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的。帝國的意思就是,你要麼投降臣服於我們,要麼被我們消滅掉。作為情報人員的呂玲,當然知道這次的任務並非是外交,因此有一句沒一句的和卡爾彭斯談著。談判嘛,就是不停的磨,磨到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時候,或者是磨到雙方都不想再磨下去的時候,便可以宣告談判結束或者談判破了。

雙方談判的時間持續了三天,這期間呂玲更是安排外交人員趁各種機會出入生命之都,了解這個國家的人文、科技等方方麵麵,然後再暗地傳遞回華夏本土。諾亞帝國一共54顆行政星,其中擁有人口超過20億的星球有21顆,超過40億人口的星球為1顆,另外32顆星球上生存著400多億人口。諾亞帝國的總人口數為880億人口,比地球多出10倍多,相比聯軍會議估算的1300億人口少了500億。

在工業方麵,諾亞帝國的水平被判定為工業革命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的巨大跨度水平。經過“外交人員”的分析,這種不科學的跨度科技水平用呂玲的話來說,“銀河係裏每一個文明都有自己獨特的科技樹,地球文明是地球獨有的科技樹。不能用地球的眼光去看待其他文明的科技樹,在我們看來,諾亞帝國的科技樹歪的不行。但是在諾亞帝國看來,我們地球的科技樹可能才是歪得不行的存在。”

蒸汽科技,雖然地球也是蒸汽科技,但是諾亞帝國並沒有像地球這樣發展出內燃機之類更“高級”一點的東西。而是純粹的以煤礦為燃料,燒水進行的蒸汽工業,能量的利用率不高。

同時諾亞帝國掌握了電力以及萬能結晶的運用,電燈、電車、電梯這類地球上應有的東西,在諾亞帝國內鬥能夠找到。

而在萬能結晶的運用方麵,諾亞帝國並不是使用的“魔法陣”,而是和地球一樣以科學的方式將萬能結晶中的能量提取出來。雖然諾亞帝國對萬能結晶的運用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但是諾亞帝國對萬能結晶的利用率不高,還沒有地球的利用率高。不過諾亞帝國卻將萬能結晶用在了很多地方,各種以萬能結晶為驅動的機械物上,運用到了日常和軍隊中。

從夜間潛入生命城堡內的機要處搞到的情報分析來看,諾亞帝國目前擁有十支主力艦隊,其中第七艦隊在喬伊波伊戰役上已經被地球聯軍給殲滅,目前正在重組中,另外九支艦隊正在趕往行星諾亞集結,他們將對華夏發起進攻。因此呂玲也從這份軍事情報上判斷出,諾亞帝國和華夏的和談恐怕更多的是想看看華夏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態度,有沒有可能通過武力恫嚇將其征服掉。如果不行的話,那麼就應該是正式的開戰通告了。

而諾亞的太空艦隊除了十支主力艦隊外,還有數十支稍稍小一點的艦隊。諾亞星艦主要是以戰列艦為主,航空母艦為輔的艦隊。其中主力艦隊包含那種製造難度極高,威力也十分強大,巨大無比的主力艦,以及幾公裏大的龐然大物作為旗艦。

從諾亞帝國的分級來看,戰列艦就叫戰列艦,被定位於星戰的消耗品以及火力輸出。而航空母艦也就叫做航空母艦,定位是星戰的戰場遠程偵查船以及星球戰的火力擔當,在太空中更多的是為戰列艦擔當眼睛,引導火炮開火。至於主力艦,則被稱之為護衛艦,定位是保護旗艦,並配合旗艦進行火力輸出。而那種巨大無比的戰艦,則被稱之為太空堡壘,是主力艦隊中戰鬥力最強大的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