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曆2040年6月,美杜莎議會邊境行星托爾利亞。
隨著第一批10萬人的誌願軍入美作戰已經有1個月了,在被華夏人的裝備,和華夏將校指揮武裝起來的誌願軍可謂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進。
10萬人的部隊作為肩頭部隊,在入美作戰的第一天便撕開了諾亞帝國的第一道防線,迫使諾亞帝國不得不將撤退到20多公裏外的第二道防線。
隨著誌願軍的震撼登場,也使得潘達和鳶尾完全放下了心來,接受與尤立樂所指揮的誌願軍的配合。
諾亞帝國第一道防線崩潰後,雙方也因此攻守易位,美杜莎和亞馬遜軍隊開始收攏在第一道防線上的諾亞俘虜。
尤立樂也不急於立馬將第二道防線給突破,畢竟還要讓誌願軍適應一下這裏的環境。
當然隨著半個月的休整,以及美杜莎和亞馬遜半個月的軍事部署。
尤立樂指揮著1萬人的裝甲部隊再次朝著諾亞帝國的第二道防線上撲了過去,有99坦克以及各種步戰車組成的10年代鋼鐵洪流,摧枯拉朽般便撕毀了諾亞帝國的第二道防線,美杜莎和亞馬遜的軍隊也緊跟著趕了上來,填補戰線,擴大戰果。
連續兩道防線被突破,使得諾亞帝國的50萬先鋒部隊損失了不下15萬大軍。
先鋒部隊的指揮員陳,諾亞帝國的候爵,陸軍少有的裝甲兵出生的將軍,他一眼便看出了誌願軍的優勢。
在平原地區,敵視平坦,視野開闊的區域內,絕無與那群被稱之為誌願軍的家夥交手獲勝的可能。
因此陳果斷放棄了建立在平原上的第三道防線,帶著33萬大軍退入了山巒起伏的丘陵地帶,構築起了第四道防線。
在沒有援軍的前提下,陳必須更加謹慎一點才行。
隨著諾亞帝國的大軍撤入丘陵後,尤立樂也果斷的停止了進攻。
那片丘陵不僅地形複雜,並且山地上還有大片密林,林間還穿插著不少沼澤,根本就不是99這類的履帶式重型裝備能夠進入的地方。
如果換做是子弟軍現役的懸浮裝備的話,什麼地形都能夠輕而易舉的穿過去。
進入丘陵後,諾亞帝國的跳鈴頓時獲得了優勢,畢竟是多足機器人,在這種地形上展開戰鬥,比之履帶和輪式的裝備強上太多。
誌願軍沒有空軍,沒法對丘陵之中的帝國軍進行轟炸。
就算是自行火炮的炮擊,在山林和地形的雙重掩護下,對帝國軍造成的傷亡也十分有限。
因此尤立樂也不得不暫緩了進攻,派出少量的偵察部隊後,全體誌願軍戰士進入了休整狀態。
而鳶尾和潘達並沒有停止下來的打算,乘勢而為,朝著諾亞帝國的軍隊發起了猛攻。
不過效果並不喜人,雖然在森林之中,亞馬遜擁有戰場優勢,再加上美杜莎能夠控製森林中的猛獸。
但是在麵對諾亞強大的火力之下,以及精心部署的第四道防線下,數次進攻均已失敗告終。
短短幾天的時間,雙方的戰損比更是達到了1:5的恐怖結果。
尤立樂對於鳶尾和潘達的戰果也不由得搖著頭,暗道亞馬遜和美杜莎這兩個墮落文明是否真的適合戰爭?
誌願軍的指揮部中,尤立樂和幾名隸屬於幽靈部隊的軍事顧問正站在全息沙盤前,幾人有說有笑的,似乎根本就沒有將沙盤上的諾亞軍隊放在眼中一樣。
潘達大步流星的走進來,憤憤的說道:“該死的,那些諾亞帝國的蒼蠅,害我軍損失了好多人!!”
鳶尾也跟在後麵,快步的走了進來。
沒有說話,但是一臉期待的看著尤立樂。
第四道防線無法突破,就算是亞馬遜人有森林優勢,對於諾亞人在陣地上的機械化大軍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