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課(1 / 2)

“為了更好的適應星際時代,順(fang)應(zhi)潮(he)流(xie)。

地球聯盟也將原本公曆紀元改為了太陽係紀元。

那個已經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的雙月帝國,在津門發起的‘入侵’的那年,則被聯盟確立為了太元元年,亦是太陽係元年。

這一年,人類打破了引力的束縛,掙脫了地球這個‘牢籠’,開始了屬於他們的星辰大海。

如今已經進入了太元28年,隨著聯盟不斷在銀河係進行開拓,聯盟諸國之間的政治版圖也在不停的發生變化。

如果以幾十年前的眼光來看待現在的話,你會發現,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太元18年,隨著聯盟取得了對軸心國的最後勝利,時年25歲的露西帝國皇帝,華人尹玄,宣布露西亞帝國將並入華夏。

在這之前,露西亞帝國宰相切爾科夫也遭遇時任中樞外長的牧歌進行了接觸。

合並的事情早已在暗中布好了局,一切都進行得十分的順利。

在西方人看來,露西亞人本就是東方人。

露西亞並入華夏,似乎也沒太大的問題。

加之露西亞帝國自踏入星際時代後便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民眾們對於這樣的生活也感到了相當的不滿。

地球當下流行著強強聯合,資源整合。

因此對於露西亞並入華夏一事,本國民眾們也是一片叫好。

露西亞並入華夏本應是一件巨大的政治變故,引發世界嘩然。

然而在同一年,還發生了數件,以至於整個聯盟諸國的公民們,對於這種政治巨變多少有點應接不暇的感覺。

似乎是達成了某種不可告人的交易,或是為了對付葉綠星係可能的入侵而得到的默許。

大國和大國之間的合並整合,成為新的大國也得到了大國之間的互相認可。

以不列顛尼亞帝國、高盧共和國、獨意誌聯邦為核心的歐羅巴聯邦在戰爭結束後,開始整合舊歐羅巴的進程。

伊比利亞聯邦、伊大利、卡爾馬聯盟這些原本的聯盟強國,紛紛並入了歐羅巴聯邦之中。

而其他不少歐羅巴國家也紛紛加入聯邦。

一時間整個西歐、整個北歐、半個南歐全部綁在了一起,一個龐大的新生歐洲誕生,終結了歐洲諸國各自為政的曆史。

至於東歐,因為與華夏在地球本土有某種不可告人的默契,東歐的可憐蛋們則成為了兩國在地球本土的緩衝地帶。

而在米利堅,新的門羅主義促使米利堅將整個拉美給吸進了聯邦之中,一個更為強大的米利堅誕生。

當然這也促使米利堅成為了足球、籃球雙球王國,即便是新生的歐羅巴足球王國,麵對擁有南北米利堅大陸足球王國,多少也有點忌憚。

至於華夏,還是默默的啃把草吧,繼續著自己的小球王國。

3個龐大的國家出現,露西亞的消失,導致原本的聯盟五常變成了四常。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如今的地球聯盟再次進行了改革,常任理事國隻留下了華夏、米利堅和歐羅巴3國。

至於中東聯邦,為了獲得常任的支持,中東不得不放棄常任理事國的位置。

從而在迦南的主導下,與波斯聯邦達成了合並協議,組成了一個3教並存的,完全世俗化理想化烏托邦化的龐大的中東聯邦。

似乎生活在那片貧瘠土地上的人們再次崛起了一般,星際時代必定有他們的一席之地,雖然已經不再是聯盟的常任理事國了。

不過在這個地球政治勢力巨變的年代之中,新的中東聯邦似乎並不能引起太多人的興趣。

前有華夏,後有歐羅巴,再有米利堅。

再到後麵,拜占庭聯邦的誕生卻讓眾人眼前一亮。

南歐小國紛紛抱團,而奧斯曼也急需新的力量注入。

在這個星際時代中,隻有整合資源,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雙方一拍即合,南歐諸小國和奧斯曼組建了一個新的國家,其法理的領土也與曆史上的紫色帝國相差不多。

因此這個新生的聯邦,最終被確定為拜占庭聯邦。

而那座世界渴望之城,也重新被更名為君士坦丁堡,昭示著這個拜占庭聯邦,是這片土地上法統繼承者。

拜占庭複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