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大會的規模,遠遠超出了林源的預料。本來林源的目的就是召開中醫業界的會議,可是很多的製藥企業,包括像龍藥集團這樣的國企,都派出代表通過關係要鑽進杏林大會當中。
很顯然,藥企看到了巨大的商機,林源召開的杏林大會,有可能是敲開即將蓬勃發展的中成藥市場的敲門磚。錯過了這個機會,就有可能是錯過了市場。到時候等中成藥火爆上市的時候,想要再進來,什麼都晚了。
這樣的局麵,是林源始料未及的。他還不能把這些人拒之門外,一方麵,別說是林源了,就是黨少波的小組,都不可能對藥企說些什麼。
人家是抱著合作的態度來的,準備在中成藥市場上分一杯羹,這是無可厚非的。
就算是能夠強製人家不參會,可是背地裏人家還是能夠通過種種手段進軍中醫的。與其到時候難以管理,還不如都迎進門大家好好商談一下。
杏林山莊的主體工程雖然已經完成,但距離交付的時間還有段距離。洶湧而來的人潮,讓南陽地方都有些吃不消了。
鄭天風緊急向南河省委求援,調來了大批的人手,維持治安和疏導人群。
讓鄭天風沒有想到的是,許多的藥企到了南陽之後,對南陽的中藥藥材批發集散市場有了濃厚的興趣。
杏林大會還沒開始,許多的企業個人,已經著手謀劃在南陽布局,準備在這裏獲得一個穩定的,質優價廉的供貨市場。
鄭天風了解到情況後,馬上通過地方相關部門引導的方式,把南陽的各大酒店包下來,請各路土豪入駐,有什麼關於南陽中藥批發集散市場的問題,都可以向南陽地方部門求助。
地方部門會為求助者提供一切政策性和服務性的引導工作。
在林源上次舉行的杏林大會期間,南陽中藥批發集散市場的工程銷售就已經很好。這一次,可用火爆來形容。
龍藥集團尤其積極,打聽到市場黃金地段店鋪是候繼成所在的侯家占大多數時候,馬上就聯絡了侯家,表示希望能夠獲得一些店鋪的所有權。
除了購買資金優厚以外,龍藥集團的人表示,可以跟侯家結成戰略夥伴關係,跟侯家整合資源,獲取更大的利益和發展。
除了一些純粹的中醫人以外,但凡是有些生意的人,都在忙活跟人交流。現代的商機講究的是什麼?資源!人脈!隻要有了資源人脈,順應了市場的潮流,在華夏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就沒有不賺錢的。
這個局麵,林源沒有想到,但卻是他所喜聞樂見的。
為了讓來南陽的人有個充分的接觸時間,林源索性就推遲了自己的活動,讓黨少波所帶領的中醫改革推進小組,深入到市場當中,進行調研。
相信這個火爆的場麵,會讓上麵能夠更加堅定對中醫的扶持計劃。
胡明軒和林源別看沒有參與到市場交流當中,他們兩個卻是最忙的。
心源慈善總會扶助中醫計劃具體細節,已經敲定好了。
擬定在心源慈善的部門當中,專門成了一個中醫推廣部。這個中醫推廣部,是心源慈善的下屬部門,但卻是獨立分支。
也就是說,心源慈善中醫推廣部,名義上是心源慈善的下設機構,卻是不接受心源慈善總會的直接領導,是獨立核算的部門。
這個部門由林源直接兼任一把手,下設中成藥產業推廣部和中醫門診推廣部兩個機構。
中成藥產業推廣部,實際上就是對中成藥產業市場的合理規範管理。因為是民間組織機構,它並不具有強製約束力。但這個機構卻是中醫改革推進小組承認的規範管理的民間組織,所以在具體實施各項活動的過程中,想要進入到中成藥市場,就避不開這個機構。
為了公開透明,林源請加入這個產業推廣部的單位企業,定期對產業推廣部進行監督,以杜絕在推廣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一係列不好的現象。
這樣,如果藥企想要進行中成藥的生產,就必須要加入到心源慈善下設的中成藥推廣部,也必須要接受管理。不然,中醫改革推進小組是不會承認相關企業的生產資質,相關企業也就得不到相關部門的資質認定。
中醫門診推廣部,為的是規範中醫行醫亂象而設立的機構。中醫的認定國家是有法定資質認證的,關鍵是沒有一個可執行的等級認定。
許多的中醫門診,甚至是掛著中醫醫院名頭的單位,因為無法給出醫生資質的原因,始終無法讓中醫能更為廣泛為大眾服務。
當然,中醫在實際的醫療服務中有太多的問題,也不是就因為醫生本身資質的原因而導致無法上檔次服務。但不可否認的是,中醫資質認定這個問題,已經是讓廣大中醫人,尤其是剛剛進入這個行當的中醫人的積極性受到了極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