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2章 百年秘辛(2 / 2)

抵臨安城北,張世傑企圖使宋帝逃往海上,但董文炳軍繞出臨安城南,堵住了宋帝的入海之路。不久,宋帝趙顯遣使上表投降。就在趙顯被堵住的時候,先一步已經裝船的金銀財寶以及大量的翡翠玉石,還有宮廷的工匠宮女正在船上等待,天氣卻突然大變,暴風雨猛烈襲來,在江中等待宋帝的龐大船隊無法控製,隻得起錨避免傾

覆,但一起錨就更無法控製了,在波濤中隻得順流飄進了海裏。船隊沒有太大損失,但在驚濤駭浪裏卻沒了方向,還是隨船的封家那個高人通過封家的先祖之口指引路徑,用接雨水,獵食海魚海獸,在平靜的海麵上航行尋找陸地,在驚濤駭浪裏掙紮求生,堅持數月終

於靠近了陸地,在一座小島上靠岸了。

而一路上,三百餘艘戰艦僅剩百餘艘,萬幸是財富大多都在,隻是他們四人中的董家的,段家寒家的三兄弟都在海浪中喪生,留下的骨血都還弱冠之年,所以以封家先祖的號令為準。

在這修整了三月有餘,知道了這是高麗附近,也探聽到了宋朝沒了,而且元軍大量進入這裏,而他們並不知道那會元軍隻是要借助高麗做跳板,進攻日本。於是,為了避免元軍發現就沿江而上,用僅剩的百餘艘戰船在入江口附近掠奪了足夠的民夫和食物,順江而上抵達了隻有幾十戶人家的顧寒之地,榆樹家,將被保護下來的大部分的金銀財寶和玉石,運進

了榆樹家西側的山脈。

藏進山中安穩後,按著封家先祖的命令抓了很多的高麗人,悄然在這裏開鑿了這個神殿,埋下寶藏。

封朗他們進來的入口,就是從水位的水龍那裏的斷崖,開鑿山體運送石料的通道,和挖出土方運出的路徑。

這些,都是封家的先祖按著身邊高人的意思做的,其實他直到神殿落成,即將封閉的時候才知道實情。但幾十年了,自己的子孫在榆樹家和董家還有段家寒家的後人已經開枝散葉,當高人告訴他,這是報當年救命之恩,留給封家後人的財富時,他年事已高,跟隨高人日久,也深知因果循環,宋朝也沒了,

這些財富本就是無主之物了,遂坦然接受了,但不同意為保守秘密而殺掉董家和段家還有寒家後人,反正開鑿這裏這些孩子都沒有參與,都在榆樹家繁衍生息,包括自己的子孫。

那個高人沒有多說,但最終為進入神殿做了限製,並 將武功一分為三,和丹藥一並,允許他傳授給董家和寒家還有段家,隨之飄然而去,尋找靈地繼續追求天道,不知所蹤。幾年後,待這裏施工的痕跡被樹木雜草覆蓋,封家先祖也自知大限將至,這才返回榆樹家,將高人給的,開啟神殿的所有信物,以及武功一一傳授,信物分發,交給四家分別掌管,將高人打造的指環一家

一個,囑咐子孫依舊以董家為尊,看守這裏的秘密,但也隻是告訴了之前設為禁地的西麵山區是秘密所在的位置,卻沒有透露丁點的信息,一切都留給了機緣。

足足一個多小時,封朗看完了這厚厚一疊的記述,坐在那裏發呆。

他終於知道了這裏到底是怎麼來的了,終於知道了祖輩守護的秘密是什麼了,也知道了這苦寒之地,哪來的金銀財寶用來打點,在這裏被毛子侵占的時候,段家和寒家護送過江,尋求保護了。

原來,這些都是已經瀕臨崩潰的宋朝的庫存,大部分埋藏在了山體裏,小部分留給了榆樹家繁衍生息的董封段寒的後人。

財富裝船準備出海,這段之所以沒有被記錄,或許隻是宋帝準備逃亡海上一筆帶過了,或者幹脆沒有知道這些事的當事人了。

在驚濤駭浪中,要麼死於海浪中,或者疾病,饑渴,或者被建造神殿後,埋骨這裏了。雖然先祖沒有明說,但從字裏行間建議殺掉手足後人來看,這個高人恐怕真的看破了生死,對生命根本沒有敬畏,或者看待芸芸眾生皆為螻蟻,否則,建造如此巨大工程不被人知就算了,那些民夫和工匠

,還有那些幸存的兵卒,數量怕是要幾萬吧,卻沒有丁點痕跡,顯然不是累死病死,就是為了保守秘密,而長眠了。

至於是不是先祖下的手,封朗不敢猜測,那會讓他不寒而栗的。而封家的功法封天下,看來也不是狂妄,那個高人保不齊就跟小島國開辟靈泉洞府的高人一樣,具有常人難以想象的手段,還有馬鞍山那裏的五龍鎖陣,以及那個五行聚靈陣的洞府,這都是普通人做不到的,不見得禦劍飛行,那是傳說,但恐怕也是氣勁大成以上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