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眾認知有所不同,華夏民族在上三朝(也即夏、商、周三個朝代)時期,封建製度尚未形成體係,國家仍是政教合一的體製,皇族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大祭司般的存在。
當時的祭祀活動十分鼎盛,從大量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可以看出。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鼻祖,也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殷墟,這裏曾經是殷商後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稱為殷墟。而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紀錄。
在科學文明昌盛的今天,人們或許會認為祭祀文明和巫術文明是一種迷信,但一種文明能統治這片大地兩千多年,必然有其可取之處。或許在某些方麵,祭祀文明不如科學文明通達普適,但我在地宮中的所見所聞,卻讓我相信了,兩者隻是研究的領域不同,切入的角度不同罷了。
祭祀文明曾經達到的高度,未必是當今科學文明能夠企及的。
祭祀文明在西周時期達到頂峰,當時的鎬京和豐京,乃是整片中華大地,乃至於全世界的文明中心。
巫王窮盡畢生所學,仍不能創造出令自己滿意的生命,便轉變思路,向外界尋求幫助,自然是將目光投向了祭祀文明的中心——西周,鎬京。
壁畫中沒有過多贅述巫王在鎬京的遊曆經過,隻是記載了,在為時兩年的遊曆之後,他不但從西周的祭祀文明中大獲裨益,更是從鎬京帶回來了一種神奇的事物,那就是傳說中能通鬼神,係生死的幽冥聖物——海柳槐。
這種藤類植物隻生長於水深一千米以下的深海之中,在潛水技術極度不發達的古代,那種環境,無異於幽冥地獄,在祭祀者眼中,幽暗晦滅的深海下的產出,自然就是幽冥聖物。
借助這種幽冥鬼木,巫王對自己的“零代血屍”進行了改造。受到西周祭祀文化的啟發,他沒有再使用人類的屍體作為基礎材料,而是選擇海柳槐作為血屍的骨架,直接用漿化血液和肉質進行填充,仍舊由巨型血色屍蟞作為控製中樞,創造出了“零代血屍”的進化版。
由於新的實驗體更接近於一台血肉機器——而非是屍體,因此,我將其稱之為“初號機”。我和趙敏第一次進入地宮中,在那間石室裏遇到的,從半埋在地下的棺槨裏麵跳出來的,正是一台“初號機”。
海柳槐生長於超過千米深的海域,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堅韌的藤類,以海柳槐作為骨架的“初號機”,無論在力量、速度、爆發力還是韌性上,都遠遠超越了“零代血屍”。
再加上沒有了屍體的束縛,理論上,隻要有足夠的血液精華供應,“初號機”的另類生命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
為了配合“初號機”的特點,巫王對屍蟞進行了馴養,成功使其和“初號機”形成了一個自發共生係統。處於待發狀態中的“初號機”會被存放於海柳槐編成的棺槨中,而屍蟞會自發地采集血肉,供給“初號機”的能量消耗。
“原來屍蟞搬運血肉是這麼回事……原來……隻是在尋找肥料嗎?”我看著地上那具殘缺不全的屍體,心裏默默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