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崇州府,隻見士兵們列成一排站在門前鳴鑼歡迎。待袁葉離下轎子,又有一隊人馬舉錦旗迎接,騎兵們繞著她轉了幾圈,才騎馬離去。
袁葉離怪不習慣的,她一向喜歡清靜低調,不太愛這些排場。上次袁葉離來這裏,走的是閑雜人等和車馬通行的角門。而這一次,州府用來迎接官吏和王侯的大門敞開。
進了大門,隻見州府和袁甫陽親自過來接她,三人一同進入議事廳。袁葉離現在是皇上關心的紅人,所以袁甫陽他們這種久混官場的老狐狸會選擇上趕著討好。州府讓袁葉離坐在上首,卻被輕描淡寫地推辭:“老夫一介布衣,能得兩位大人厚待,實在感激不盡,隻是我的位次怎麼能高於欽差大臣和父母官呢?”
袁葉離說得巧妙又謙卑,一句話阻止了州府繼續推讓。州府和袁甫陽對視一眼,都在心裏暗想此人厲害,不僅不居功自傲,還知道進退禮數,不會給別人自己的把柄。
州府讓人端來珍貴的雨前龍井。衝茶之人用的是“鳳凰三點頭”手法,向杯中衝三次煮沸過兩次的山泉水來泡茶。袁葉離這種時候也不會跟他們客套,於是三人都端起溫涼青滑的冰瓷茶盞,碧色瑩潤的茶湯。
袁葉離品了多年的茶,而且小時候在母親的嚴格指導下,把宮廷禮儀學得有模有樣。
袁甫陽和州府暗中觀察袁葉離的動作,發現她望、聞、品的動作非常嫻熟,茶盞在她掌心自然地旋轉,動作行雲流水。他們忽然明白袁葉離不是普通的寒門布衣這麼簡單,其出身必是高門望族。
袁葉離有沉穩的時候,也有隨性的時候,她喜歡龍井,便與兩位大人談起茶道:“州府大人的龍井形如雀舌,甘醇而有回香,真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州府聽袁葉離懂行,便笑道:“崇州盛產茶,可惜今年......唉,收成不好,隻得了雨前龍井,明前龍井怕是不能嚐到了。茶農連皇室和王侯的貢品都繳納不起,日後先生若再來崇州城,定來我這裏嚐新茶才是。”
袁葉離笑著應了,她也是愛茶之人。州府又說道:“此次雪患得到控製,先生功不可沒。”
袁葉離忙擺擺手:“哪裏哪裏,辛苦籌劃布置的是兩位大人,我隻是見識過一點古怪的法子罷了。”
袁甫陽大笑:“先生就不要再謙虛了,之前皇上給你留了聖旨。”說著就讓人呈上明黃的卷軸。
袁葉離還是第一次見聖旨,不過也學著旁邊所有人的樣子跪下,喊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袁甫陽宣讀著上麵的內容:“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古來聖王治世,因勢導,滅災患,以利天下。然崇州發雪患異事,庶黎民生折損受創。
朕夙興夜寐憂思,今幸有中書為肱骨,又得奇人相助,崇州得以既往昔太平清正。李燁一介布衣,誌慮忠純,屢出奇謀,今特賜白銀萬兩,‘國士無雙’令牌一枚,以示嘉獎,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