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公主恍然大悟。
皇帝是知道偷這本書的人在宮外,所以才放出那首曲子,以曲子為誘餌,企圖將那隻偷了下半本書的賊引來。所以才要做得這樣隱秘。這本書很多年沒有人偷,那是因為知道蠱的人不多;而曲子是記載在書上的,所以更不可能有人知道這首曲子。
而知道這曲子的,就隻有那賊了。彈奏一次是不夠的,要將這首曲子,在各種宴會裏散播開來。最後他們不僅找到了能彈它的人,而且能夠讓那個賊知道這消息。
不然的話,真以為一首曲子能讓百裏之外的人聽到?
這是一套書,而唯有用上半本裏的曲子,才能吸引盜賊垂涎。想到這裏,康樂公主忽然睜大眼睛:“這樣說,那彈它的人……”
他們是受同樣教育長大的,康樂公主能想到的事情,和自己兄長差不了多少。他們是為了將盜賊引來,可還有一個可能性,他們沒有算計到。既然那個盜賊,已經看過了下半本書,也知道這首曲子,那麼她會不會也懂得彈?
畢竟是能看懂這書的人,她很有可能真的懂這曲子,而且擅長。這樣說過去,絕對合理,而且是最大的可能性。康樂公主開始細細思索,到底她找來的演奏者,到底有何奇怪之處。
她抬頭:“皇兄,你覺得呢?”
皇帝微微搖頭:“人選朕是看過的,還不算特別可疑,而且如今更不是能夠胡亂猜測的時候。”他微微一笑:“若當真如此倒黴,那也隻能認了。”
康樂公主自然看出來,自己的兄長實際上胸有成竹。她歎口氣:“皇兄,你又在亂說話了。”
皇帝卻似乎是認真的,他坐得很直,看著離他很遠的康樂公主,笑得胸有成竹。“康樂猜錯了,朕是有事實依據的。”
康樂又開始莫名其妙了,她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就聽見他說:“這套書,你猜一猜,是如何被偷走的?”
從頭到尾,皇帝不曾提過的,卻是失竊的過程。看守這樣嚴密的一本書,不會無端被失竊。他道:“這書是被刺客偷走的。”
康樂公主了然道:“是那晚的刺客?”
宮外人或許不知,但她卻知道得很清楚。曾經有一晚,皇宮中鬧了刺客,據說是要刺殺皇帝,但最終卻是驚險一場,無聲無息。皇帝點頭,“那時朕不在書房,宮中鬧起了刺客,立刻就鬧騰了起來。”
康樂公主當時不在,畢竟深夜,到了第二早,才知道宮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朕在天闕宮中,不在禦書房。”他回想了一下當時場景:“殿中的人不多,隻有少數幾個在。朕隻看見一個黑影在窗外掠過,隨後宮外就亂成了一團,說是有刺客。”
現在想來,那當真是可笑,因為他根本不曾見過刺客,那刺客連入屋都不曾。
他說著,語氣裏甚至帶著笑意:“刺客最後是逃了,逃得無影無蹤。朕根本不曾見過,侍衛卻全都圍了過來。大約是教導不周,去追捕那個刺客的竟然沒幾個。”
他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若是多幾個人去追捕那個刺客,隻怕已經抓到了。
當日之事,他因為安全,而被侍衛守在了宮中,根本沒有想到去看一看書房。一直等到那刺客逃了,又過了許久,他才想起要看一眼那本書還在不在。
“最終等朕回到書房一看,才發現書已經被偷了。”他冷笑一聲,因為偷的過程實在可笑,僅僅是一招聲東擊西,就將人全都引開了。
“統領倒是說了,他見到那刺客孤身一人,身形模樣像是女子。”皇帝說,“因此朕覺得,重要的不是如何抓住人,而是要將人引來。”
康樂公主沉默不語,她總算明白,為何皇兄偏要自己來做此事。她是女子,還是避嫌的。若讓其他人來,不僅不像她這樣,與皇兄在一處長大,了解彼此,而且如果起了貪心,人心也難算。
她開口道:“那些侍衛,也不過是怕皇兄出事罷了。天下之事係於一人之身,是重中之重啊。”
皇帝歎息,語態間帶著幾分無奈:“朕也知道。戰事才罷,他們都以為來的肯定是宏國的刺客,所以特別緊張。”
說起戰事,康樂公主忽然想起來:“既然,此事如此危險,何不將淩真將軍喊來?”
淩真將軍武藝高強,肯定能確保此事成功的。
“你想岔了。正因他是功臣,才不能將他喊來。”皇帝搖頭,卻是不往下說了。若是淩真將軍死在了這件事裏,又該如何對抗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