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呢?
哈尼和劉主任剛要阻止,
李玉清已經開口了,
“正月十八
黃道吉日
高粱抬
抬上紅裝
一尺一恨
匆匆裁
裁去良人
奈何不歸
故作顏開
響板紅檀
說得輕快
著實難猜
……”
這一嗓子,
直接開口跪,
哈尼、劉主任和楊濤三人驚呆了,
這聲音,也太有感覺了吧,
八歲的孩子,能有這麼好聽的嗓音?
三人都自動忽略了歌詞,
那玩意兒不能細想,一想就出問題,
隻聽歌聲,就能分辨出李玉清這孩子就是一塊良玉,
他已經不是璞玉,早已經過雕琢,
而且雕琢的人,應該是個大師。
另外三個孩子有他們的分工,在旁邊伴舞,
或者唱說唱的部分,或者伴和聲,
讓清唱不至於少點什麼,聽著更好聽,更有味道。
一曲唱完,
三人已經如癡如醉,
沒有樂器伴奏,四個人的嘴巴就是樂器,
讓這首歌的品質,堪比精修過的唱片,
他們四個人像行走的CD,
這樣的評價,非常之高。
哈尼一拍手:“好!唱得真好!”
劉主任和楊濤跟著鼓掌,同樣讚不絕口。
哈尼看向傑哥:“這四個孩子,無論是聲音還是台風,無論是對音準節奏的把控,比科班出身的強太多。傑哥,你說這四個孩子來自農村,看著怎麼一點兒也不像?”
不隻是他,就連劉主任和楊濤也覺著不像,
因為農村的孩子,別說搞音樂藝術了,
有相當部分能安安穩穩讀書,考上理想大學已經很厲害,
尋常的農村孩子,即便有時間,也沒那個金錢去搞音樂,
就算有錢,基礎條件也達不到,
倒不是貶低農村,而是現狀如此,事實如此,
但凡在農村呆過的都知道。
草根出生的,那得有極強的天賦才行,
可即便那樣,表演的時候,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瑕疵,
然而這四個孩子,隻需要簡單包裝一下,就可以出道了,
要說是自學的,誰信?
他們又不是成年人,隻是七八歲大的孩子,
怎麼可能有那個自學的能力。
劉主任道:“傑哥,你可別想著咱們興光大道是草根舞台,就給他們編個農村孩子的身份,說實話大可不必。”
楊濤接著補充道:“真的大可不必,以他們四個的實力,完全不需要用賣慘的方式獲得觀眾同情,靠實力就能征服一切。”
傑哥意外地看了楊濤一眼,你小子可以嘛,挺會說話的,
剛才的事就不跟你計較了。
傑哥道:“你們可以放心,我傑哥做事向來光明磊落,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四個孩子全部來自農村,根本沒有必要編身份背景,你們要是不相信,盡管去查,等會兒填報名表的時候,都會填上住址的。”
這句話,仿佛是提醒一樣,
楊濤瞬間反應過來:“對對對對對……填表填表,來來來,你們四個小朋友過來,會寫自己的名字吧?我幫你們填內容,等會兒你們自己簽字,再讓傑哥簽字,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