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超級電台!(2 / 3)

街上紅燈籠遍布,店鋪招牌大多用漢字書寫,這個年代沒有多少遊客願意來,交談主要是粵語和各地方言,出門則用英語,許多老一輩華人,甚至不會說英語,在唐人街過得也很自在。

五月中旬,洛杉磯的天氣已經很暖和,隻需要在長袖外麵加件外套,城市裏的風是從太平洋上吹過來,經曆過汽車尾氣、工廠濃煙等等之後,早已變得烏煙瘴氣。

黃色校車走走停停,到墨西哥街時候,車廂裏空了一半,剩下的乘客蘇木幾乎都認識,唐人街很大,可跟自己坐同一輛車的不多,幾年時間過去,能談得來的早就認識了。

校車裏吵鬧聲不停,司機早已經麻木,這輛車以及其他十幾輛車,主要拉墨西哥人和華人,它停在設有古色古香牌樓的唐人街門口便離開,車裏學生全都走出來,司機繼續將校車開遠,留下包括蘇木在內的二十多個半大小子。

這些人幾乎都是同一個年級,即將從初中升入高中,除非成績實在太差,要不然不用擔心沒高中念書,平時學習壓力並不大,笑著談論各種學校裏的趣事,分成三、四個小團體邊走邊聊。

沒人會告訴他們家裏的長輩,其實在這樣的中學裏念書,不會有太大的前途,或許他們家裏長輩也知道,隻是在搏一個渺茫的可能而已,據說卡斯特拉爾公立中學以前挺不錯,後來搞了個“種族融合實驗班”,直接導致優質學生全部退學,它並不是附近最差的學校,唐人街附近最差的那座學校,前些年幾乎每個月都會死一兩位學生,校園情況有多惡劣由此可見一斑。

李平安去他奶奶家吃了,兩人不再同路,獨自往前走了幾分鍾,沿途都是破破爛爛的老房子,沿街稍微好一些,越往巷子裏越破,路上被潑了髒水,隔著老遠都能聞到腥臭味。

蘇木到家後才發現家裏沒人,這年代手機不是蘇家能買得起的,從書包裏拿出鑰匙打開門,這才想起早晨出門上學時候,好像聽父親說起今晚要到朋友家吃飯,走到餐桌旁,果然見到西紅柿蛋湯和炒花菜,花菜裏放了不少肉,味道聞起來還不錯……

蘇家不富有,但也不缺衣少食,尤其是對家裏第三代唯一的男孩,從小到大幾乎要什麼給什麼,隻要是勤快一點的華人,日子都能湊合往前過。

八十年代初期的洛杉磯,對雇傭童工案件抓得很嚴,不過仍然沒有阻止許多比蘇木大三、四歲的孩子,直接輟學出門打工補貼家用。

蘇家老頭見多了類似的慘劇,有鄰居家孩子小小年紀就學壞、也有的直接進了監獄,更多的華人少年沒有任何技能,一輩子庸庸碌碌。

蘇木奶奶生前會點手藝活,她是混血,父親曾是來自於意大利的西裝裁縫,另外也會製作皮鞋,所以到了蘇木這一代,他也擁有一點點混血基因。

外表大致看不出來,隻是鼻梁稍微挺一些,眼窩也略微深了點,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如果自己不說,誰都不會相信他是混血。

後來蘇老頭做她幫手,三十多年時間過去,早就學會了,前年蘇木奶奶心髒病去世,就隻剩下蘇老頭獨自一人靠這門手藝,賺些錢補貼家用。

主要服務對象是買不起商店裏西服的那群人,說起來是“純手工定製”,實際上根本不出名,一周也不一定能接到個訂單,早就打算租個店鋪,可惜太貴了租不起,於是都在家裏幹活,少了許多生意。

窮人家的鄰居,大多也是窮人,運氣好賺到錢的那些華人,早就迫不及待搬出去,誰會來蘇老頭這裏定製西服。

在指望子孫成龍的蘇老爺子眼中,沒有比蘇木讀書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即使家裏很缺人手,也從沒提過要讓他以後接手裁縫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