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個叫張清源的人消失了,此消息一經傳開,立即炸響了整個華夏國,震動整個科學界。
教育部、國防部、公安部調用一切可以支配的資源調查此人下落。
國務院更是發出批文,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張清源給找到。
軍隊,警察,武裝直升機,封鎖了整個延州大學,任何人不得出入。
張清源是誰,他的消失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波瀾?
張清源,華夏國985著名高校延州大學的材料學博士,研究生兩年,發表學術論文十幾篇。
其中包括兩篇材料界的頂級刊物《先進材料》,轟動整個學校,乃至全國。
整個華夏國,所有的教授院士全都算上,一年也就發表百餘篇《先進材料》學術論文。
而張清源,研一研二卻各發表一篇。
當然,這還足以讓國家注意到這個年輕人,他最主要的成就來自博士階段。
博士兩年,張清源逆天發表三篇科學界的頂級論文,《自然》。
在華夏國,能夠發表一篇《自然》論文,可以選擇任何高校就職。
甚至放眼整個世界,擁有《自然》論文的學者,也是極少的。
小學讀本中,有本科普讀本,名叫《自然》,來源便是這本雜誌,由此可見這雜誌的影響力何等的巨大。
而張清源,畢業之前便已經發表了三篇《自然》論文,其中還不包括數篇《先進材料》論文。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24歲的張清源,絕對是華夏國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第三篇《自然》論文發表出來之後,教育部點名給他一個百佳博士論文的位置。隻要他畢業,立即就是全國一百位最優秀的博士畢業生之一。
華夏國的頂級高校燕京大學已經許諾,斥資2億元為他建造一個現代化的大型實驗室。至少在硬件條件上,可以與國際最先進的實驗室相媲美。
張清源做科研,不拘一格。
從陶瓷材料到高分子材料,再到超導材料,金屬材料,薄膜材料……全都精通。
曾有一位資深老院士在閱讀張清源的論文之後,感慨萬千。
此子甚佳,我華夏國也能培養諾貝爾級的人物。
由此可見張清源的潛力何等的出眾。
張清源不但實驗能力出眾,理論能力更是超群,其發表的一篇《自然》論文,便是設想用一個統一方程來解決所有材料的合成問題。
若是這個設想一旦實現,對整個材料學界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完全可以引發一場新的產業革命。
這一篇論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諾貝爾委員會在看到這篇論文之後,集體決定,一旦材料科學的統一方程設想得以圓滿解決,便破天荒的設置一個材料學的諾貝爾獎。
而張清源便是此獎的第一個得主。
整個華夏國,建國幾十年前來,人才濟濟,卻沒有一個科學類的諾貝爾獎。
泱泱大國,十幾億人口,誕生不了一個科學界的諾貝爾獎,這不得不說是舉國人民的一個遺憾。
然而張清源的出現,很有可能填補這個空缺。而且這絕對不僅僅是得了一個諾貝爾獎這麼簡單。
他的出現讓諾貝爾委員會破天荒的設立了材料學的諾貝爾獎,這意義之重大,遠非一個諾貝爾獎可比的。
博二結束,暑假,張清源沒有回家。
他吃睡都在實驗室,夜以繼日的鑽研同一方程問題。他思維敏捷,數學極好,公式推導手到擒來。
張清源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暑假內,定要解決統一方程問題。
然而,誰也沒想到,在一個月高風黑的夜晚,張清源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連同消失的,還有張清源那個偌大的實驗室。
整個實驗室憑空消失,原本的位置留下了一個大坑。
軍用衛星,北鬥導航,gps導航全都派上用場。
衛星雲圖顯示,實驗室的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漩渦,那漩渦看似洶湧,但對周圍的建築物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待到漩渦消失之後,整個材料係的實驗室也消失了。
連同消失的還有整個華夏國的希望,未來注定要震動整個世界的頂級科學家,張清源。
整個華夏國的頂級科學家全都到現場分析。
最終,一個世界級的物理學大師神情肅穆的指出,那漩渦可能是時空隧道。
時空隧道究竟為何物,哪怕是愛因斯坦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更不要說追尋張清源去了哪裏。
隻能說天不助華夏國吧,一代天驕就此消失在時空隧道。
******發表刊文。
“失去張清源,華夏國材料學界失去了半邊天!”
然而,沒有人知道,大家苦尋不得的張清源,此時正一臉茫然的站在一個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