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古城群英會(一)(2 / 2)

劉詠感慨。果然是三國頂尖謀士,竟然看的如此之透,與史冊所載分毫不差,還好沒有成為敵人。可以想象的出,如郭嘉、程昱、周瑜、法正等人該是何等可怕。

但這些話劉詠可不能說出來,不然怕是所有諸侯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他劉詠,全天下的怒火,以當初董卓的勢力都難以抗衡,如今的曹操也不是對手,他劉詠死了,恐怕連點水花都濺不起來。

除了明攻,還有暗殺。

中國的曆史上可從來不缺頭腦發熱一根筋的死忠。

“元直,那以你看來,曹操之所以不願放任劉備發展,是害怕他什麼?”劉詠笑著再問,似乎根本不擔心徐庶所說的問題。

“劉玄德,被世人當成仁德之士,名聲極好,且還是皇帝親封的大漢皇叔,自然名聲廣播。

但,某以為,若隻是這些,並不足以讓曹操忌憚。此人野心極大,也極其會籠絡人心,不然屢次失敗,若是他人,早死了無數次了,但他卻活的好端端的,足見其本事不小。且多次借機起事,可見其不簡單。主公對他要慎之又慎,能不相交最好。”

劉詠對徐庶之言心服至極,若不是限於時代觀念,那可真是不得了。

“元直所言不錯,但若某如今在他落難之時不扶一把,待他真有得勢一日,會如何?”

“這……”徐庶沒想過和一點。

曆史已經改變,劉詠不得不防。

“此外,若劉備真的與劉辟對陣曹操敗陣,以你方才所言,他能屢次不死,此次應當也不會死。若是他投了劉表,是不是就是我等大敵了?關羽、張飛都是當世少見猛將,如若對陣,我等之中,除了子龍,還有誰能阻擋?

既然大才不能為我所用,又不能毀去,那麼與其資敵,留在身邊交好豈不更好?”

說罷,劉詠微微一笑。

徐庶細細思考劉詠的話,好半天才抬頭抱拳道:“主公果然才思敏銳,還是主公看的透徹,徐庶不及。”

“元直不用如此,隻是沒在某的位置上,所思問題角度自然不同。元直乃世間大才,能得元直相助,實屬劉詠之幸。”劉詠回禮,讓徐庶一下子受寵若驚。

這也劉詠最近思索劉備之事後得到的啟發。

要論籠絡人心,劉備堪稱天下第一,曹操、孫權都要甘拜下風。

但看曆史上,劉備手下大將不及曹操,但若論忠心,劉備堪稱第一。

過了兩天,隊伍終於抵達古城,安排眾人歇息之後讓軍士護送前往新野,劉詠、徐庶、趙雲、關平等人就在古城與桃園三英相聚。

劉備早已從張飛處聽說劉詠事跡,如今正是他落魄之時,自然不敢怠慢,親自出城迎接。

當劉詠遠遠看到幾人策馬而來時,就已認定,最前之人必是劉備無疑。

隻見最先一人,麵白而儒雅,高冠錦袍,雙耳超長,雖不是史書所說兩耳垂肩,但也足足必常人大出數倍。腰跨雙股劍,自有一番梟雄氣質。

關羽、張飛左右相隨,另有數名文士,劉詠猜想應當是簡雍、孫乾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