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定必預測得到這招,說不定刺客去了,還找不到智者,就給高手給抓到了!另外,微臣認為他們應當會派刺客進來,說不定已經前來,還請陛下萬事小心。”
蕊瑜夕假裝不知道剛剛已有刺客闖入,而先作這警告。自她進駐王宮起,很快就打通宮中一些基層的管道門路,以君主麵前人物的姿態去利誘威壓等,恩威並施地服悅一些人員,所以很快就能先得到某些消息,有的是為下者不敢隨意或過早往上呈報的事情。
泉夜笑道:“這倒不用擔心,想我王宮守衛森嚴,刺客恐怕還進不來呢!”一眾官員也笑了下,顯然不認為有人能入侵,畢竟守備真的很森嚴。不過,他們此時都還不知道已有人入侵並引起騷動;在場僅隻蕊瑜夕由宮中線報得知這事。
她道:“吾王所言極是!那麼真正難纏的還是和寧國本身。”
“你認為該如何應對?”
蕊瑜夕假意想了半晌,道:“小女子倒有些不才之計,或能擾亂他們步調,不知陛下與諸位大人願意賞光聽聽嗎?”
泉夜擺手:“說來聽聽。”
“首先是人文——據臣所知,和寧國有著各式各樣的奇才怪傑,不論軍事、武術、競技、知識……等等,都有人在鑽研,智者團隊更主導許多策略。他們也有眾多武術好手,人才輩出,即使刺客能找到智者,也難以打倒那些武藝高強者!更何況他們智者眾多,得手一兩個就不會再有機會。因此行刺是不可行的,反而會加深他們的警戒。”
她繼續說道:“再來是地理——和寧國位於我國東北方位,兩國邊境幾乎快沒接觸。然而和寧國土相當廣大,一路往北不斷擴張,國境南方少有密集人煙之地,也無重大城塞;我軍往北逐漸深入後,不但後勤、通信困難,在環境與布軍等軍事麵上,他們更占絕對地利優勢。是故就臣愚見,強攻不但難有好處,更會在地理劣勢下,被他們輕易擊潰我軍!這正是微臣當初建言不應大舉出兵的原因。”
眾人不禁皺眉,蕊瑜夕簡直在說和寧國高強莫測極點,打是明顯贏不了,不如作罷。這對文官而言,別打是最好的;但對一些武官來說,不見得是這樣。
不過重點仍在於泉夜王的想法,他道:“卿所言甚是,和寧太強難攻……那麼有何大計破之?”
“承蒙大王青睞。拙計其實是,以傑出人才來抗衡對方!天下之大,能者皆是,和寧雖不簡單,終究也是一國之力。王上當然記得臣協助使格特殿下所創辦的聚會,宗旨就是要延攬能與我牧群共謀霸業的賢人。”
泉夜點頭:“當然,那麼你們募集到多少同道……?”
蕊瑜夕道:“有幾個了,都算得上是當世奇人。當然,有的人心無此誌,因而錯失。這些人才的運用,正是在下將代使格特殿下呈報給陛下的。”
使格特忙對泉夜王道:“稟父王,其實這些都是由蕊瑜夕她一手打理的,我常常隻是出席一下,提供一點協助,主要都是她的功勞。”使格特自是想將所有功勞給蕊瑜夕,話說他本來就是王太子,功不功勞基本沒差。
但他說的倒也沒錯,宇郡軒的招集策劃等,幾乎都是由蕊瑜夕統籌下令的。其實聚會的最初,就是蕊瑜夕所策動籌略的……
首先,她借機對國王建議,應讓王子曆練如何領導人才、得到民心,並利用王子對自己的好感使他也想有所作為,於是聚會成立,也逐漸成為蕊瑜夕的私囊!
蕊瑜夕藉王子聲威與名義,創立聚會。於是,牧群國的官員們都得賣麵子前來,蕊瑜夕也因此更能和各個官員將領打好關係,或者說他們巴不得跟她打好關係。很快地,蕊瑜夕以特別禦醫的身份,地下權力卻大得直如呼風喚雨一般!成了牧群國當中雖無實權,實則大權在握的至高女流!
蕊瑜夕有國王身邊當紅的禦醫名銜,又有使格特王子這護身符,加起來已成其究極權力的雙保險!所以能驅使各個大臣將官替自己辦事。比如瑞美父親、邊隼城主,而且他沒有反感,反而驚喜於能巴結王宮當紅人物的好機會降臨!
至於瑞美逃家出走事件,也在蕊瑜夕的親筆回函下輕易化解,她父親甚至覺得女兒能和這位大人物在一起,自己仕途更是光明。
蕊瑜夕謙讓:“哪裏,妾隻是協助事務而已,王子殿下的治理才能才叫人刮目相看。”使格特又忙道:“不,父王,其實都是蕊瑜夕的功勞!”
泉夜笑道:“行了,你們兩個別推來托去了。蕊瑜夕,就照你的計畫來進行對和寧國的反製吧!這些人才……”
蕊瑜夕忙道:“我改天會引見給國王陛下。”“不必了,你和王子去打理吧。”“好的,父王!”
突然,一個高階將官進來稟報:“報!”
國王泉夜道:“說吧。”“稟報陛下,方才東宮一帶出現兩名高大黑衣賊人,已行蹤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