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壽鎮的兒子兒媳婦在房間裏想辦法,孫壽鎮跟自己的老婆也在討論這個事情。
孫壽鎮的妻子態度很堅決:“老孫啊,咱們一輩子都是老實本分的人,咱不能老了老了就沒了節操了!你媽當年一個人把你帶大多不容易,你總該記得吧?當年婆婆就跟我說,做人要有骨氣,饑不食嗟來之食,渴不飲盜泉之水。所以這麼多年來,咱家雖然不富裕,可是咱過的有底氣。那群人是有錢不假,可是那是我們能隨意肖想的層次嗎?不能!人家要做善事咱不攔著,但是咱不需要救濟,咱不丟這個人!”
孫壽鎮很讚同妻子的意見。
“如果從現在就開了這個口子,接受了人家的恩惠,我們能回報什麼呢?人情都是要往來的,人家給了我們房子,我們給什麼?我們一輩子的家底就這麼點,總不能把整個家都給人家吧?”孫壽鎮的妻子繼續說道:“更何況,咱們對人家沒有恩沒有惠,憑什麼接受人家的好處?尤其是孩子們,更不能讓他們去要好處。年輕人,就是要吃得苦中苦,才能做人上人。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會讓孩子們喪失了奮鬥的鬥誌,這不是好事。”
孫壽鎮的妻子是一個中學教師,一生都沒大富大貴過,不過人生道理還是看的很透徹的。
“我不少學生,就是被家裏給毀了的。好好的孩子,不思進取,就因為家裏有幾個錢,就墮落的不成樣子。咱們家,可不能這樣。”孫壽鎮的妻子繼續說道:“兒子兒媳現在的工作也很穩定,咱們倆一個月的工資加起來也有一萬多,等他們有了孩子,咱們就拿出這筆錢付個首付,給他們買個小房子,趁著我們倆還有公積金,替他們還著貸款,日子也不會差。”
“行,老婆子,聽你的!”孫壽鎮終於做了決定:“你說的對。我們不能平白的接受人家的恩惠,人家跟咱們又不是沾親帶故,咱們也沒困難到那個地步。不能讓孩子們養成伸手要錢的習慣!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自己去奮鬥去!”
老兩口正說著呢,孫壽鎮的兒子就進來了:“爸媽,我跟你們聊聊。”
孫壽鎮正色說道:“正好也要找你,來,坐下。”
孫壽鎮的兒子察言觀色,加上他最了解自己的親爸親媽,所以開口說道:“爸媽,我也想明白了,咱們不能開這個口。咱們雖然窮,可是窮也窮的有骨氣。咱們又不到那個份上,用不著別人施舍。”
聽兒子這麼說,孫壽鎮老兩口的臉色緩和了很多。
“你想明白就好。”孫壽鎮說道:“我就是要跟你說這個事情。咱們家也不是糟了難遇了災,咱們家不需要救濟。人家要做善事,就給更需要的人。房子的事情,你別急。我跟你媽還賺錢,我們兩個想辦法湊湊首付,不夠的話跟朋友借幾個,我們倆還有公積金,這樣也不用你們還貸。你們就好好的工作,然後生個孩子,好好的過日子。”
孫壽鎮的兒子非常淡定的回答說道:“是,我知道。對了,爸,那群人是怎麼找到你的?我挺好奇的啊!都不認識,也不相幹,怎麼就知道是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