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朝生暮死(3 / 3)

我:“怎麼可能沒有,而且很多是自己帶來的壓力。”

她:“自己帶來的壓力?”

我:“不要重複我最後一個詞,這個花招是你教我的。”

她:“不好意思,習慣了。”

我:“我發現我接觸得越多,疑惑就越多。因為他們說得太有道理,但是這跟我要的……雖然很接近的感覺,但總覺得還不是那個點……這麼說吧,如果說有個臨界點的話,每次都是即將到達的時候又沒了,就到這裏了。我猜可能不是我自己領悟的,所以沒辦法吃透……哎,這讓我想起那句佛曰了:不可說,不可說。”

她:“我也想起這句來了,不過……原來你的質疑成了一種保護……可這樣的話壓力更大,你的世界觀雖然沒被扭曲或者影響,但是你的焦慮還是沒解決啊?”

我:“沒錯,開始是。那陣嚴重的失眠,我覺得真的快成三樓樓長了。不過,某次覺得即將崩潰的時候,還是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她:“找到宣泄口了?自殘還是什麼?”

我:“去,沒那麼瘋狂,很簡單,四個字:一了百了。”

她狐疑地看著我:“我怎麼覺得這更瘋狂啊?你不要嚇唬我。”

我:“我還是直接說明白吧。死,就能解決那些問題,但是跟你想的不一樣。”

她:“你怎麼剛才好好的現在不正常了?”

我:“你沒明白,死這個概念太複雜了,我用了其中一種而已。也算是自我暗示,每天睡前,我都會告訴自己:我即將死了,但是明天會重新出生的。”

她:“明白了,真的可以那樣嗎?”

我:“不知道對別人是不是管用,但我很接受自己的這種暗示。每天早上,我都是新生,一切都是過去式了。雖然會有記憶,但那種狀態隻是一種時間旅行的狀態,重點在於:旅行。就像出去旅遊,心裏明白總要回家的,這樣,思維上的死結很快就打開了,就是說跳出來了,抽離了。每當麵對一個新患者的時候,我總是盡可能的全身心去接受,全身心的融入,盡可能謙卑,盡可能地讓對方放大自己的空間,我可以背負著全部。但是當晚,結束了,我卸下了全部。情感方麵卸下了,而那些觀點和知識作為資料收起來,就像人體內的淋巴係統一樣,病毒碎片收集起來,增加了免疫力。其實電腦殺毒軟件不也是這個原理嗎?我也借用了,借用在思維上。不是我多強大,而是我學會了一種狀態,用精神上的仿生淋巴係統來自我保護。”

她:“……朝生暮死……”

我:“嗯,就是這樣的。”

她:“原來如此……”

我:“所以我再強調一遍:要看本質。本質上我要的是:找到我想知道的。如果那部分是資料,我很樂意收起來,但是我知道那隻是資料,而不是答案。”

她:“你到底算感性呢?還是算理性呢?你的感性是動力,但是你全程理性操控。”

我:“大多數人都是唯心唯物並存的態度,或者說介於兩者之間。”

她:“這個我同意,不清楚為什麼有人為這個爭得你死我活的。”

我:“對啊,要接受不同於自己的存在啊……對了,你說我控製欲太大,我這不接受了不同於自己的存在嗎?”

她抬頭揚起眉看著我:“你清楚我說的是兩回事!我覺得你算精神病人了,還是甲級的那種。”

我笑:“什麼意思?還帶傳染的?”

她:“你別往外擇自己。傳染?你那不是被動的傳染,你那是蠱惑。”

我:“可我的確是不知不覺中……”

她:“你把自己也劃歸為一個案例吧?挺有特點的,屬於特自以為是的那種。”

我:“嗯?好主意!”

她反應了一下:“你不是打算真的這麼做吧?”

我的確做了,你看到了。我相信你一直在看。

你肯定也很想了解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去接觸精神病人,這也不是什麼八卦猛料,沒什麼不能曝的。

至於別人怎麼看,我都接受,因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啊,承認不同於自己的存在,這個很重要。關於我的承受能力問題,其實不是問題。在每天早上“出生”時就做好準備了,準備好接受那些不同的世界;每天晚上我“死”掉,結束掉該遺忘的,儲存我所需要的。

我就是這樣,“朝生暮死”地麵對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