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台可以晾曬東西,工程隊走前放了幾盆小花,要不是寧淮身後就是土灶,窗外天氣晴朗,院牆中草地青青,從主臥延伸出的地榻像高腳樓一樣離地,大約人的小腿高度,地榻一米寬,後麵的隔門工程隊也換成滑動門了。

等以後做些點心,喝點小酒,坐在簷下,這就是人生啊……

嗯,後院裏的紅辣椒好礙眼,以後放到前院或者天井中去。

寧淮擦完陶罐,找了個薄木盆,把剁碎的辣椒和生薑倒入,再依次放入鹽、幹辣椒麵、花椒麵、冰糖、大蒜,攪拌均勻。

攪拌的過程,真是個力氣活。

要不是寧淮學廚需要一把子力氣,他本身瘦瘦的樣子,還真不像能顛起一口大鐵鍋的人。

寧淮現在家中的所有食材和香料,都是從係統中購買的,他知道自己的積分在其它方麵花費極少,係統與外麵都是等價,甚至更便宜,幹脆留了足夠的應急積分,剩下的全花費在係統中采購了。

寧淮是想著在五叔回來前,把屋子裏的食材填滿一半,嗯,主要是能存放的。至於其它用具,就等五叔回來再去采購。他一旦上手做東西,不弄完都不安心。

拌勻後,再拌入浸泡好的豆瓣,篩去調料水中的殘渣後,倒入調料水使其淹住拌好的豆瓣醬,繼續攪拌後淋入白酒少許,攪拌,倒入菜籽油,反複攪拌。

在完成加材料,攪拌,加材料,攪拌……這個循環性動作後,寧淮心有餘悸的甩了甩手臂,如果以後要賣醬,他絕對不親自做。除非是比市場上貴很多的寧家限量版的豆瓣醬,他親手做的那種。

一個廚師,做菜掌握的是一種微妙的感覺,要理解一個廚師告訴你的適量、少許、再來一點兒這些詞語的含義,真的很難。

所以寧淮決定,他如果以後會把製作醬的方子賣出去,也要保留珍藏版。

就比如他中間所用的辣椒、生薑、高度酒和菜籽油,平價版本是不可能用一樣的材料的,畢竟是組織出品的東西。

因為用了兩種辣椒,係統出品的居多,本地辣椒居少,寧淮又重複了一邊步驟。

攪拌完成後,就該裝罐了。寧淮洗了五個罐子,一個最大的,兩個中等的,兩個小巧的。因為最後需要生油封口,所以他從最小的開始裝,小的陶罐不過能容下兩個拳頭大小體積的醬,用生菜籽油封口後,再緊閉瓶口。

本地辣椒隻裝了一個中罐,一個小罐,係統辣椒多出一個大罐來。

因為是辦事處標配用具,陶罐的封口十分嚴密,但寧淮怕漏氣兒,還是封了一層泥在上邊。陸陸續續將所有豆瓣醬都裝好,不多不少剛剛夠了五個罐子,寧淮將其一個個移動到後院中,靠著廚房那麵牆的牆角放好。

後院裏,三麵牆角都做了一個踩腳台,廚房窗戶下的踩腳台最寬,其餘兩麵隻有半掌,這一麵足有二十公分的距離,最大的陶罐放在上麵也不會掉落,平時曬個菜幹兒上麵的不要太方便。寧淮弄清楚工程隊的細心,又打開係統翻找評分界麵,這一點也該記入好評!

豆瓣醬要先在陽光下發酵一周,期間隔幾日便需要攪拌,最後再移動到陰涼處發酵一月。

雖然最終工作沒有完成,但吃上豆瓣醬指日可待,寧淮去收拾了一下廚房,臉上全是對未來的期待。

一上午,寧淮就全身心都在做醬上,因為食材充足,中午他隨便做了個炒飯給自己,吃飽後又開始琢磨著要做些什麼放著才好。

寧淮從小口味偏重,可惜商洛那邊最重口的菜也和辣扯不上啥關係,他既然要改善生活,感覺首先就要做一碗辣椒油!

以後吃麵時隨時隨地來上一大勺,寧淮想了想,口水刷刷的流。

不行,立刻做!

他昨天買回來的辣椒是新鮮的,曬了一上午也幹不到哪裏去,而且他買的已經是盛羅縣縣最辣的辣椒了,可惜辣度不夠。寧淮買辣椒,喜歡嚐一口,一個小夥直接把辣椒往嘴裏送,當時老板沒嚇出好歹來。

這小夥子不要命了!

寧淮:“誒,有點甜。”

老板:“……”

作者有話要說:春節快樂,麼麼噠!仙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