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1 / 2)

9痕跡

前朝再是喧鬧, 後宮的日子也是一如既往的寧靜。前有皇太後、皇帝和皇後三尊大佛,後有逐漸長大的胤禛、胤裪和溫瑤,萬安然的後宮生活宛如easy模式, 最多的就是和宮妃聊聊如何養孩子……

這日子著實無聊了些。

萬安然發散思維,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留下點什麼給後人?起初她想嚐試著奮鬥一下,比如做個青黴素的發明人什麼的……

萬安然說做就做。

就是搗鼓一半, 她不得不開始青黴素要如何培養出來的……?唔……時間太長有點忘記了。萬安然隨隨便便搗鼓,培養皿裏也隨隨便便長出一些黴菌, 看著都差不多?

萬安然:…………

盯著各種古古怪怪的黴菌半響,她迅速果斷的放棄這個想法。

在此之前……要不先折騰個顯微鏡什麼的?

比較起研究出青黴素, 顯微鏡的製作竟是出乎意料的簡單容易。

萬安然對這樣的速度也很詫異。

她召來內務府宮人詢問一二, 很快恍然大悟。若是沒有前麵的琉璃技術, 想要製作自然難度頗高, 而現在嘛……對於已經發展幾十年的琉璃技術, 鏡片早已經法難倒大清的工匠們,高倍數的鏡片也隻是稍稍阻攔了下,很快也被攻克。

擁有顯微鏡後人們頭一回知道了微生物的存在。原來在他們肉眼看不見的世界裏,居然存在著這麼多奇形怪狀的小東西。

這個發現轟動整個大清。

很快又有人發現, 或許生病也與它們有著密切的聯係。

科學的萌芽在大清土地裏生根發芽。

萬安然聽著兒女們嘰嘰喳喳的話,若有所思:隻要再這樣下去, 想必有一天青黴素會真的出現。

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萬安然輾轉許久,忽然想起關於第三次生產時那痛徹心扉的經曆。她決定從產科研究起,比如側切術, 又比如用經過特殊處理的羊腸線進行的縫合術, 同時在發現微生物和細菌以後提出的生產期間消毒衛生問題……

當然起初身為貴妃的萬安然研究這些, 也遭到不少人的阻攔。要知道接生婆產婆被列為三姑六婆之中, 在這個時代她們的存在很重要卻完全不收人尊重,而像萬安然這般地位的人處理這些事,更是讓不少宗室命婦們驚疑不定。

萬安然卻是無所畏懼。

感受過生產疼痛的她,能改變的隻要一點點,多一點點也好,她毫無遮掩的將她研究成果傳授出去。

當然皇太後、皇帝和皇後的支持也是原因之一。即便如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知識也無人在意,轉機是在康熙四十八年。

那一年的六月二十一日,遠在蒙古的和碩溫恪公主難產,在危急時刻產婆用了琪貴妃傳授的辦法。

溫恪公主平安誕下雙胞胎女兒。

雖然出血過多,但是她還是保住了一條性命,等消息傳入京城,十三阿哥胤祥特意登門跪謝。

後頭也不用說了。

有溫恪公主的奇跡在前,側切以及縫合術一時間傳遍整個大清,居於深宮無憂無慮的萬安然也並不知道,她的名字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

此刻的萬安然早已把興趣挪到別處。

品嚐著禦膳房新呈遞的美食,在禦廚們期待且忐忑的目光中,萬安然忽然眼前一亮。

各種稀奇古怪的美食。

這不就是自己最了解,也最值得記錄的東西嗎?從香的到臭的,從大陸到海外,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跑的再到水裏遊的,隻有萬安然上輩子沒見過的,就沒她這輩子沒吃過的。

在沒有視頻的這個時代,萬安然用文字和簡筆畫記錄每日的吃食,偶爾新製的點心,繪製的內容很快堆積如山,被整理成一本厚厚的日記。

皇後笑稱這是吃貨日記。

萬安然非但沒覺得不好聽,而且還美滋滋的,拍板敲定不說還使人去做一做封麵。

這下倒是皇後麻爪了。

好說歹說萬安然不甘不願的換成饕餮日記,再換?不幹,萬安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身為吃貨有什麼不好的嗎?

萬安然:驕傲jpg

10順嬪

皇上廢了太子。

先是大阿哥被斥為亂臣賊子,隨後皇上又是斥三阿哥不仁不悌,兩者皆被革除郡王爵位,幽禁於各自的郡王府。

得聞消息的惠妃和順嬪病倒了。

惠妃纏綿病榻數月之後逐漸好轉,順嬪卻是沒有。風寒入體的她,非但沒有痊愈的跡象,而且還突發高熱,眼看就要不行了。

消息傳開,康熙和皇後都無動於衷。

正和宣妃說笑的萬安然手微微一抖,臉上的笑意逐漸褪去。她垂眸落在茶盞裏,心思飄飛到了遠處,宣妃歎氣:“想去就去見一麵吧。”

分道揚鑣已有二十年,那時候被背叛的憤怒早已消失殆盡,宣妃反而比萬安然更看得開。養育身體健壯,憨厚活潑的胤俄時,宣妃也多少有點明白順嬪當年的心思,隻是明白卻不代表可以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