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大有立刻意識到這會兒事態的嚴重,將手中的巾子搭在了肩上,趕緊去尋了方懷仁過來商議對策。
方懷仁聽到這事,頓時感覺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險些沒站穩:“大有,你趕緊些去找了馬車來,載上沈大哥一起沿著路途再去找找,我去鎮上打聽打聽,看今兒個可有人見過沈姑娘,知曉不知曉她去了哪裏。”
末了又補充了一句:“這事兒切莫對外聲張,也莫要對外提及半個字!”
沈香苗雖說年紀不足談婚論嫁,卻也是正值十二三歲,豆蔻少女的年紀,如今找不到蹤影,若真是被人綁了去,這與名聲可是大大有損。
若是再有那居心叵測的小人編排一些有的沒的,那沈香苗便是徹底沒法做人了。
因而方懷仁特地叮囑了這些話。
“嗯!”喬大有明白這層意思,抬腳便走,去尋馬車去了。
回來之後,便趕著馬車載上沈福海沿著回去的路仔仔細細的找。
喬大有駕著車子,沈福海打了燈籠,一路上時不時的喊上兩聲。
這會兒已經是幾近半夜了,路上沒有半個人影。
喬大有和沈福海喊的口幹舌燥,加上心裏頭著急,這會兒嗓子都有些沙啞。
“這路上,別說人影了,連鬼影子都沒有半個!”喬大有煩躁的將甩了甩手中的鞭子。
沈福海這會兒也顧不上搭話,隻拿著燈籠,仔細的照著路上,看看能不能尋著些許的痕跡。
很快,沈福海便瞧見了一個東西躺在路邊。
跳下車去,沈福海打了燈籠去瞧。
那東西,是一個燈籠,而且顯然是被人踩扁後,一腳踢到了路邊。
而那個燈籠與沈福海手中提著的燈籠,可以說是一模一樣,同樣的在外頭糊的紙上,寫了一個小小的沈字。
沈福海記得,這燈籠是他親手做的,當時孩子們吵著要,便多做了一些,順便讓沈文韜送了去給沈香苗家裏拿了幾個,說是方便晚上照路。
鐵蛋當時見了,便在所有的燈籠上頭,都寫了一個沈字,說是這般的話,燈籠便不會與旁人家的弄混了,沈文韜見了覺得好玩,便喊鐵蛋將所有的燈籠都寫了沈字。
沈福海雖不怎麼認字,卻因為時常看著,也認得這是鐵蛋的筆跡,是自個兒做的燈籠。
而此時那個燈籠在回家去的路上,那緣由隻有一個。
沈香苗拎著燈籠走到這裏時,遇到了麻煩,而燈籠被遺留在了這裏。
“這上頭有一個腳印,看著很大,應當是男人的腳印。”沈福海仔細的查看了那燈籠後得出了結論:“香苗指定是被人綁走了。”
“這可是要緊的大事,得趕緊回去和掌櫃的商量商量,要不要去報了官。”喬大有急急的說道。
“嗯。”沈福海點頭,略思付了片刻之後,道:“你先回去找方掌櫃商議對策,我先回去一趟給家裏頭人報個信兒。”
“成,我往前送你一段。”喬大有跳上了車子。
沈福海火急火燎的趕了回去,先是回了自個兒的家,將實情和張氏說了一遍。
張氏聽完之後,嚇得臉色白了又白,雙手死死的抓住了沈福海的胳膊,聲音帶了幾分的顫抖:“當家的,香苗,香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