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記糕餅鋪子的生意雖說過了頭三天的開張優惠期,價格恢複了原價,但因著東西好吃,整體價位十分合適,樣子又稀奇,糕餅依舊賣的好,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蘇文清吃晌午飯時,便鐵蛋拿去的秋梨膏帶到了家裏頭交給姚氏保管。
姚氏看那罐子封的十分密,笑道:“這做秋梨膏的人心思真是細,拿著蠟封了口這秋梨膏放的時間便能長些,也不怕放幾天就壞了。哎,這是誰送來的?”
“沈文忠帶來的,說是沈姑娘做的,特地交代他帶了過來。”蘇文清答道。
姚氏臉上笑容頓時一僵:“倒是個有心的。”
末了又搖了搖頭:“可惜了。”
“沒什麼可惜不可惜的,這會兒呂氏的事不是還沒定下來麼,索性修遠的親事要再等上一年才要定下來,到時候再定奪吧。”蘇文清擺了擺手:“快些擺飯吧。”
“嗯。”姚氏趕緊去將灶房裏做好的菜都端了出來,喊在書房裏頭苦讀的蘇修遠出來吃飯。
蘇修遠剛坐下便瞧見了桌上的那個白瓷小罐:“先生,這是什麼?”
“這是……”蘇文清略頓了頓,正要遲疑要不要跟他說其中的實情,姚氏將筷子遞給蘇修遠搶先答道:“這是我在鎮上買的秋梨膏,潤喉止咳的,等你回書院了,帶走衝水喝。”
終究是沒將沈香苗的名字說出來。
姚氏怕的是蘇修遠分神,耽擱了前程。
蘇文清曉得她的良苦用心,也未曾點破。
“先生每日要講課廢嗓子,這秋梨膏還是留給先生吃便好。”蘇修遠委婉的拒絕,低頭吃了一口米飯,抬頭道:“先生,師母,我想後日便啟程往書院走。”
“這麼早?”姚氏驚的放下了筷子:“再過三日便是中秋節了,不如在家過了節再走?”
“本該早些便去書院了,隻是因著青梅先生與昔日好友討論學文,讓我們可晚些去書院,算算日子估摸著先生也該回來了。中秋節那一日書院定會有賽詩會,往年拔得頭籌者可得古籍一本,可是千金難買之物,萬不可錯過了。”蘇修遠笑道。
“如此的話,那便如你所言,後日啟程吧,估摸著一天的時間也能到,倒是不耽誤中秋節的賽詩會。”蘇文清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沈香苗一直忙到了天煙,如往常一般,收拾清了東西,被沈福海接回家去。
到了家之後稍微休息片刻,又陪鐵蛋和呂氏閑聊了幾句,沈香苗開始如同往日一般製作了鹵味。
呂氏在家的時候就開始收拾送來的雞鴨魚肉和新鮮菜蔬,方便沈香苗回來的時候鹵製。
這會兒基本上都收拾妥當,唯有一些藕還未削完皮。
“今兒個的藕送來的比往常的多了一些。”呂氏一邊麻利的削皮,一邊說道。
“嗯,我特地交代讓多送了些過來,等下打算做了別的東西。”沈香苗將老湯從隨身廚房中拿出來,準備熬煮。
“哦?”呂氏一下子就來了興致:“打算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