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少業伸手招友安過來,耳語了一番。
“是,公子,小的這就去安排。”友安眼前一亮,連聲應下。
喬大有在成婚後第五日時,帶了新婚妻子胡初翠一起,回到了月滿樓回請。
回請的時間,安排在下午沒客人的時候,關了大門,在前堂裏頭,擺上了幾桌宴席,隻為大家夥好好熱鬧一番。
沈香苗索性也關了沈記鋪子,同大家一起吃飯。
菜自是不必說,張春山的手藝,琳琅滿目的滿上了幾桌。
沈香苗更是特地下廚燒了兩個菜出來。
一道是黃燜雞。
黃燜雞是魯菜係的家常菜品,主要食材是雞腿肉,配以香菇、木耳等製作,但今日沈香苗所做的是單純的黃燜雞,不加一絲的配菜,以此來凸顯雞肉的鮮香。
熱鍋涼油爆香蔥、蒜、八角等,放了剁開、焯水過的雞塊入鍋煸炒,期間加了米酒,直到雞肉發黃後後加了白糖、鹽、醬油、隨身廚房中的耗油等,翻炒片刻後加了沒入雞塊一半的水開始燉煮,待水幹時放了尖辣椒,大火翻炒出鍋。
黃燜雞,滋味鮮甜微辣,而且有米酒淡淡的發酵香味,滋味醇厚無比,但沒有絲毫的油膩,這樣的雞肉,就上米飯,怕是吃上兩碗也是不夠。
另外一道是十分常見的菜式,四喜丸子,許多地方也叫作紅燒獅子頭。
許多人以為紅燒獅子頭便是四喜丸子,四喜丸子便是紅燒獅子頭,隻是因為地域的不同,名稱不同罷了。
但事實上,不單是名稱不同,就連做法也有著一些不同。
身為魯菜的四喜丸子在製作技法上更看重色澤光亮,濃油重醬,外觀上限用四個肉丸,寓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
紅燒獅子頭是淮揚名菜,講究是肥而不膩,清香甘醇,在擺盤數量上更是沒什麼特別要求。
而因為今日是喬大有回請,當做喜宴來做菜的,沈香苗便坐了意頭好的四喜丸子。
剁碎的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餡,前後分別加了芝麻香油、醬油、鹽、蛋清、澱粉等,朝著一個方向,用力且均勻的攪拌,直到攪拌不動,將肉餡團成拳頭大小的丸子後,下油鍋炸。
油溫要四成熱,要小火滿炸,待一個個的肉丸子表皮金黃、發硬後撈出擱入盤中,放入薑、蔥、醬油及熱水,上籠屜蒸上半個時辰後擺盤,最後使用蒸丸子時的湯汁勾芡粉、林香油後澆到四喜丸子上頭,這道菜便是做完了。
這樣做出的四喜丸子,帶著濃厚的醬色,更是因為肉香、香油的香,令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可以說是鮮香無比,肉汁四溢,十分過癮。
兩道菜一端上桌,眾人便是直呼今日有了口福,更是盯著那兩道菜,等著隨時大快朵頤。
既是有了好菜,這好酒自是不能少。
方懷仁特地拿出來的高粱陳釀,十分豪邁的笑道:“今日大有回請,大家夥不醉不歸。”
可話是這麼說,晚上月滿樓還要開門做生意,自是不能喝的爛醉如泥的耽誤正事,大家夥十分自覺的各自隻斟了小半碗的酒水,就連原本大家嬉笑玩鬧著說要好好慣喬大有喝酒的麵前,也隻是放了大半碗的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