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知府為青陽府知府多年,是難得的好官,民望極高。
且章知府飽讀詩書,才華橫溢,更是儀表堂堂,一表人才,卻是早年喪妻,一直不曾娶妻,成為眾人眼中的一大憾事。
現如今章筠庭要娶妻了,自是勾起了人的好奇心。
且好奇之餘,更多的是欣慰無比,覺得總算是有人能夠照顧章筠庭左右,再來,也總算是能夠給章家送上一份的賀禮了。
章筠庭平日裏賢德愛民,哪家紅白喜事,但凡和章家有些碰麵,能說上幾句話交情的,章筠庭都會讓管家打點到位,可章筠庭家裏頭,又是沒有人過壽,又沒有新兒過百日,更沒有什麼這個親戚那個親戚成婚什麼的,以至於這麼多年以來,許多人即便是想回送了禮,卻愣是找不到任何一個由頭來。
現在好了,章筠庭要娶妻了,總算是有了一個名正言順,能夠光明正大給章府送東西,且章府還不能不收的理由。
這可是樂壞了那些個人,隻歡天喜地的籌備起賀禮來,想些恰當些的賀詞,想著什麼時候去合適。
而準備這些的時候,更是互相打探著,比較著,看看誰家送的東西合適,能夠投其所好。
以至於這些時日,青陽府城街頭巷尾議論的都是此事。
而街頭碰到熟人時打招呼的話也從原來的“吃飯了麼”“近來可好”等類的話,硬生生的變成了“章知府要娶親你曉得麼”,“準備的什麼樣的賀禮?”“打算什麼時候去送?”等類的話。
而章筠庭這兩日也是有些頭痛。
章府的門檻幾乎要被人踩破了,而那些門房和小廝,包括章福在內,都覺得是嗓子幾乎要冒煙了。
這也難怪,每天來送賀禮的人接連不斷的,且各個都是精心準備了賀禮,不乏有十分貴重的,而章筠庭的意思更是不許收這些東西,因此章福等人,自然也是按照這個來勸說的。
可哪怕他們磨破了嘴皮子的,到了最後也是說不動那些人,總有些死乞白賴,不留東西不肯走的人。
章福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隻好是看碟下菜,好說話能勸動的便將人勸走,東西更是不留,遇到那些個死活不肯聽的,最後隻在其中的賀禮裏頭撿個最便宜最不值錢的留下來,再將人勸走。
原本章福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因人而異,也算是盡力而為了。
但如此一來,似乎到是惹下了禍端。
那些個賀禮被勸回來的,知道有人的賀禮留下來了一些,便倍感失落,更是學會了那賴著不走的招數,幹脆也去章府門房那坐著,不留東西就是不走人。
這下子,哪怕章福等人苦口婆心的,也勸不走半個人了……
章筠庭自是也為此事十分的頭疼,但頭疼之餘,更多的是詫異,詫異為何他要成婚之事,為何是鬧得滿城皆知。
明明此事他除了親近之人,幾乎沒有對外人提及,而那些親近之人,都是敦厚人,斷然不會將此事傳出去的,這些人是如何得知的?
“大約是小的訂製各種東西時,那些掌櫃的私底下揣摩,猜想出來的?”章福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有了這麼一個猜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