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此事已經如此,夫人也受了許多驚嚇,此時再說什麼慚愧的話,到底也是起不得半分的作用。”
杜仲大夫訕訕的笑了笑:“此次來拜訪夫人,一來也是致歉,二來也是道謝。”
“這段時日在京都,借住在沈宅,夫人處處照顧,更是處處幫忙,著實是感謝夫人,我在京都也沒有什麼好東西送與夫人,便隻用穆王府中上好的藥材,給夫人配上了一些膏藥,平日裏陰天下雨的時候,往腰處貼一貼,能夠舒緩一些,讓腰痛不再犯。”
“這段時日叨擾沈夫人已久,往後不敢再煩擾夫人,待會兒我便去沈宅接了水生去,還望夫人莫要見怪。”
“杜大夫既是有所打算,我這裏自然不說什麼,這歉意不歉意的,愧疚不愧疚,杜大夫與沈家也算是頗有交情,此事往後便不必再說了。”
呂氏微微歎了口氣,道:“杜大夫喝口茶吧。”
有關穆王府這事,到底是鬧得不太愉快,無論各方是事出有因也好,還是一己私心也罷,眼下已是如此,且到底有驚無險,呂氏頗有不想計較的意思,而杜大夫因此也沒有從前的自在與隨意。
總之,兩個人始終都是相對淡淡的。
該道歉的道歉完,該送的東西也送完,杜大夫便也就離去了。
而呂氏隨後便對沈香苗道:“說起來,我來京都也有段時日了,對家裏頭也是思念的近,盤算著要不要這就回了老家去。”
這讓沈香苗下意識的拽住了呂氏的胳膊:“近些時日不太平,也是讓娘受驚了,突夏議和之事,這幾日應當便有了眉目,待將議和使團送走,我和少業便送娘回去。”
與其讓呂氏在這裏膽戰心驚的過日子,到是不如到老家去,那山清水秀,愜意田園的生活,安度晚年。
呂氏是有心即刻便啟程的,但是沈香苗既是這樣說,想想應該也不差幾日,便索性點了頭:“嗯,那便等上幾日。”
“嗯。”沈香苗興衝衝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幾日,夏征燁接連幾次入宮求見秦銘晟。
而所說的內容,無外乎便是有關議和之事,應與不應的,要求秦銘晟即刻有個答複,如若不然的話,便是邊關大亂。
對此,秦銘晟自然又召集重臣,商議了一番。
而商議一番的結果便是,群臣又是一番的爭論。
但大約是此事拖得時間有些長,邊關太平之時,群臣也鬆泛許多,此次同意議和之事,群臣讚同之人,顯然比從前多的多。
即便有幾個極力主張戰的,很快也是被勸說與反對之言壓了下去。
而與此同時,京都之中乃是臨近京都的幾個府城,皆是有以書生為首,引發的萬民請願之舉。
而請願的內容,便是以和為貴,國安民富,天下太平。
議和,似乎是一時之間民心所向之事,而秦銘晟也就順遂民意,同意了突夏的議和條件。
這議和的條件,很快也訂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