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章柯成名了,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樣一飛衝天,那速度簡直炸裂。
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新人導演,他在1998年2月份舉行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中,斬獲NETPEC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青年論壇首獎:沃爾福岡·施多德獎,入圍主競賽單元,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小母牛坐飛機牛逼上天了。
原來的曆史中,《小武》確實拿了前麵兩個獎,可最終還是沒能入圍主競賽單元,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製作太粗糙了。
二十萬的成本,16MM膠片,內容蒼白加上畫麵粗糙,字幕模糊錯誤百出,尼瑪如果不是因為電影的立意跟表現手法帶著新意,連得前麵那兩個獎都夠嗆。
現在的《小武》起碼在製作上精良很多,投入的資金差不多五十萬(老賈太會花錢,後麵雙方各自都加了點),畫麵清晰,翻譯精準,雖然內容稍微蒼白了一些,可老賈幹脆就把風格定為紀錄片手法,對相應的節奏也做了調整,比原來曆史上的好了很多。
王紅偉的表演還是很本色,談不上有多麼高深的演技,不過起碼能支撐起這部電影,並沒有太大問題,所以在缺點上並不明顯,評委對這部影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聽老賈說,差一點就把得到評審團特別獎《搖尾狗》給幹掉了,讓《搖尾狗》一無所獲,隻是出於多方麵考慮,最終才作罷。
明顯《小武》又沒有資格拿金熊,讓《搖尾狗》啥都沒有麵子上也過不去,所以才隻拿了兩個獎,但是無論影評人還是評委對於這部片子都是讚賞有加。
老賈在國際影壇一舉成名,成為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但是在國內,明麵上一點兒水花其實都沒有,主要是這個是妥妥的禁片,媒體沒法宣傳,也都隻是私下裏傳播。
不過圈子就這麼大,老賈這號人在影視圈內算是揚名立萬了,誰都知道他有著光明的未來,至於回來怎麼被對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你別高調折騰就行了。
意思就是你丫不聽話出去浪了回來就得裝孫子,不裝孫子那就隻有被禁的份,不管你多大的腕,該禁就禁,越嘚瑟死越慘。
老外把老賈評為是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在國外引起巨大轟動,順帶著這位希望之光所拍的電影也都順利的賣了出去,讓雙邊的投資人都賺了一筆。
要不怎麼都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呢,這個年代國內緊巴巴的拍出一部戲,國外一拿獎啥都回來了,多少地下電影人靠著國外市場活著,彙率有時候是個好東西,畢竟一下子換成人民幣就升了N倍嘛。
本來嘛,國內票房成長還可以,結果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什麼錄像帶、VCD、DVD給你輪番上陣,電影盜版層出不窮,原本好不容易培養的觀眾進電影院的習慣就這麼給帶跑了,想要靠國內市場活著,大概隻有被餓死的份。
反正情況就是演員片酬雖然不高但是照拿,發行公司照樣分成,隻有製作公司一家家的被餓死。
在老賈出名的同時,人們漸漸的從盜版碟裏麵發現其中混進了一個奇怪的人,那就是被特別鳴謝的周白,老賈朋友也不少,別人通過相關人那裏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原來就是投資人。
知道了一點信息自然不會就此停止,於是關於周白的身份基本上都被知道個一清二楚,中戲96屆表演本科班,剛到二十歲,即便知道這些信息,也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這貨也特神秘了吧。
周白麵臨一個尷尬的情況,作為表演係的學生,不是因為某個角色演得特好被人知道,而是因為他投資地下電影的事情。
當然,對周白感興趣的隻是一些圈內的人,圈外人可不知道誰是周白,連賈章柯都不認識,國內根本就沒有多少消息出現在公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