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劇本的出爐,都是需要經過多次的刪改,最終的定稿也許會離作者原來的想法有不少的距離,當定稿的時候,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最終寫出來的是這樣子。
別看《跨年夜之吻》原先的故事已經在周白的腦海裏,可離到最終定稿的時候,還是有不小的距離。
不能完全的照抄啊,故事進行華語化,既要考慮人物的語氣,習慣,行動邏輯,還同時要避免出現太過文藝,不接地氣的情況出現,所以光周白的刪改都有十幾次。
文藝氣息是一種很難解釋的事情,太高冷吧可能會變成一小撮人無病呻吟的自嗨,太貼地氣吧容易失去電影本身的格調,適得其反。所以往往要創作者要保持冷靜客觀的狀態,把控好電影的格調。
電影的格調最終呈現的效果那是經過拍攝、配樂、剪輯等等工序之後形成的,現在哪怕有著原來的故事,把時空放到當下之後,周白感覺難度在某個程度來說也不下於重新寫出一部劇本。
周白對劇本很重視,他知道國內電影最大的問題不是拍攝技術落後,經費不足,而是出現最基本的缺陷,對劇本不夠重視,真正會講故事的人不多。
五代導演的輝煌有很大的功勞是要歸到當時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這個因素上麵的,往往那些質量上乘的電影它本身的原著就是一部經典的小說,五代導演恰好抓住了這個機會,把原本就有極高藝術性的小說拍攝出來,原本的故事本就精彩,隻是充分的發揮出來了而已。
中國電影很多時候之所以拍得那麼爛,從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劇本一塌糊塗,任誰看到都忍不住的感歎,這特麼什麼玩意。
《跨年夜之吻》周白反反複複的修改了四五遍,差不多到了六月底的時候才最終定稿,他把原來電影中不合理的地方都提煉出來,要麼刪除,要麼修改,或者做一個清晰的交代,才沒了邏輯上的硬傷。
比如李天明對著朋友女友的照片擼管的情節,周白跟俞飛泓老賈他們討論了很多次,最終還是刪除了,重新寫了一個新的矛盾,引出新的衝突,更符合中國青年的方式。
比如毛微微懷孕是第二天才說出來的,這個忒慘了點,也不合理,把時間提前,不刻意的去比慘,而是用一種更加平靜的態度。
一遍遍的梳理台詞,甚至周白還把每個角色存在的關係跟行為的邏輯都列了出來,把電影情節反複的推敲,甚至台詞的前後關係都做了整理。
期末考跟話劇上演馬上就到來了,缺了的課程周白都補完了,話劇排練雖然他沒有角色,可依然還是要過去幫忙,搬東西,弄服裝,周白成了劇務一般的角色。
“白哥,師兄師姐他們演得真好,不知道什麼時候我也能上台表演。”在小劇場的觀眾席上麵,長著一張胖臉,看上去有些圓鼓鼓的年輕人羨慕的說。
周白幹完了活,現在排練已經開始了,需要他幫忙的地方不多,所以坐在觀眾席上休息,也順便觀看同學們的排練效果。
跟周白坐一起的年輕人乍看有些胖,主要是他的臉肉挺多,可不是以後的帥氣模樣,他叫鄧抄,98級表演本科班的,是那一屆專業能力最好的學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