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國歌》首映(1 / 2)

電影首映禮,周白是第一次參加,說是首映禮,其實更像是一個慶祝典禮,《國歌》作為解放五十周年的獻禮片,是名副其實的主旋律片,首映放在了湘南,湘沙市的大禮廳,除了主創人員之外,出席首映禮的都是湘南省宣傳口的一些領導。

體製內的人數比影視圈的人數要多,邀請的嘉賓也都是一些老領導,這跟商業電影的首映禮格格不入,領導講話,嘉賓發言,采訪的媒體也都是體製內的主流媒體,這已經不是一場電影首映禮,而是一個解放五十周年的慶祝活動。

這時候有康健抿這個老司機在就方便很多了,還有導演伍子牛跟湘南省的一些宣傳口的管理領導也很熟,倒不至於讓周白不知所措,幫忙著介紹,帶領著周白給各個領導認識一下,這一次首映禮的“官”味很濃。

周白也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這種電影搭台,領導唱戲的場麵,實際上就是歌功頌德用的,也是會成為領導頭上政績光環中的其中一道,他是電影的男主角,可不是首映禮的男主角。

大出風頭的機會當然是領導的,本身這一部電影就是主旋律片,由湘南宣傳部主導,成功了是領導的政績,失敗了就是導演的鍋,反正領導能就如何拍出人民喜聞樂見的電影為主題演講個三天三夜,電影如果失敗了,這鍋是輪不到領導來背的。

其實《國歌》的創作中,來自各方麵的壓力確實很大,不管意見專業不專業,伍子牛這個導演都要考慮怎麼樣才會不得罪對方,所以《國歌》能維持現在的質量,伍子牛確實功不可沒。

今天《國歌》全國上映,在這種全國銀幕數量不到兩千塊的情況下,《國歌》首映的排片量就能達到一千多塊銀幕,隻能說主旋律片天生就比其他電影占著絕對優勢。

現在的院線可都是國營的,民營資本根本就不準參與院線經營,想拿到排片,除了你跟院線方麵的關係,也要看你這部電影的底子是什麼,就像十天後上映的另一部周白參演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排片就沒有《國歌》高。

陳昆跟周白是一起來參加電影首映禮的,這小子基本處於懵逼的狀態,特別不適應這種環境,那種拘束是可以看得出來,周白對這種首映禮其實也不喜歡,太嚴肅了,到處透著規矩的味道,所以很多時候他都選擇跟陳昆待在一起聊天。

領導談話,各種勉勵,歌功頌德環節完了之後,才是電影的放映時間,這也是周白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見自己的表演,相隔拍攝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也讓周白感慨萬千。

開場龍標之後的電影開頭,周白在等待東瀛人入侵中國那場簡短的戲份結束之後,終於看見了自己的臉出現在大銀幕上,胡子拉碴,年紀有三十一二歲,一頭圓寸,這就是周白出現在熒幕中的樣子。

看自己的電影是一種很難言說的體驗,那種打從心裏麵激動的感覺不是誰都能體會,周白既忐忑又幸福,激動得微微發抖。

旁邊的陳昆比周白更不堪,他也是一樣,這也是他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光影中自己的聲音跟身影在大銀幕中表演著一幕幕的故事,經曆著一次又一次的變化,不知不覺間陳昆流下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