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再見教主(1 / 2)

跟謝非老爺子的談話很愉快,說是老爺子,那是尊敬他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如果真的計算年齡的話,老爺子今年也才五十八歲,勉強能算是符合這個稱呼,不過他在行業內的地位跟聲望,當得起任何尊稱。

他是第四代導演,論成就他可以說是第四代導演當中的第一人,他的創作手法影響了一代電影人,而且老爺子淡泊名利,在創作巔峰過後選擇教書育人,依然在為中國電影做著貢獻,是值得周白尊崇跟敬仰的。

16號,電影節開幕,這一屆電影節跟其他屆都有所不同,盡管星光熠熠,但明星卻並不是唯一的主角,整個開幕式看上去更像是電影搭台文化唱戲的盛會。

在這一晚上,南寧青秀山的銅鼓台長號蘆笙動地響,對管銅鼓震天歡,嘉賓們被壯家以最隆重的儀式迎進寨門,攔路歌、勸酒歌此起彼伏,明星們和各民族群眾手挽手過火鏈、翩翩起舞。

沒錯,這一屆電影節將金雞獎跟民族文化結合在一起,場麵舉辦得也算隆重,就是那種有些尷尬的意味怎麼也揮之不去,不知道這算是民俗活動還是電影節,反正周白身在其中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講道理,壯家的文化非常有趣,別有一番的風情,如果是什麼祭祀之類的活動會讓人覺得非常的貼切,可偏偏要跟電影節結合在一起,這樣生硬的結合讓人感覺不倫不類,要是專門舉辦壯家文化節都要比把金雞獎跟民族文化結合在一起好得多。

可能當地政府太想把壯家文化推廣出去了吧,畢竟他們是主辦方花了大量的金錢舉辦電影節,總要讓人看到一些好處才行,周白也能理解這種心思,聽說今年電影節的預算有三千萬之多,這樣的預算在曆屆之中也算是大手筆了。

反正開幕式那種尷尬的民俗活動還不算讓人無語,早在金雞獎的提名名單出來的時候就被各大媒體紛紛痛批了,他們說這一屆金雞獎太過“主旋律”,六部獲提名的故事片中謝非老爺子的《益西卓瑪》沒有公映過,《我的一九一九》、《橫空出世》、《漂亮媽媽》都是票房不怎麼好的影片,全是清一色的主旋律電影。

周白倒是對這一點沒有什麼意見,這是地方政府承辦的電影節,官方的力量在裏麵可以說是一言九鼎,金雞獎隻是秉承一直以來的傳統,把“主旋律”發揚光大罷了,總不能把那些禁片給提名進來吧,唯一遺憾的是馮大炮依然不受待見,這可是在國內公映的成功電影,隻給一個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是有點說不過去了。

還好在金雞獎之前已經有一個被媒體鋪天蓋地的狂批的百花獎了,不然這一次可真夠金雞獎評委難受的,潘常江拿下百花獎影帝之後,媒體就已經瘋了,各種各樣的質疑都出來,也改變不了人家是影帝的事實。

小品演員拿電影大獎是中國電影的悲哀嗎?百花獎是否變成了“觀眾喜愛獎”?百花獎是否還具有群眾性、權威性?百花獎需要改革嗎?這些問題在百花獎名單公布之後簡直是像潮水一般湧來,很多電影演員都被訪問這些問題,硬是要人家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