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起,惟秦國最為強大,急欲吞並六國,一統天下。
為對抗秦國的吞並,六國各地一直上演著不同的刺秦故事。而趙國的三個刺客長空、殘劍、飛雪,因劍術高超,名震天下,秦王因為他們三人,十年裏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突然傳來一個叫無名的秦國劍客為秦王將他們殺死的好消息,秦王大喜,急召無名上殿相見。
在大殿中,燭火昏暗,秦王離無名隻有十步距離,無名將擊殺長空、殘劍、飛雪的故事娓娓道來:他利用三人之間愛恨交織的關係,瓦解了他們的力量,各個擊破,因此取勝。
可心機深沉的秦王發現了無名所述故事中的破綻,講了另一個版本:殘劍等三人主動求敗,獻出生命,用苦肉計幫助無名上殿,無名才是真正最危險的刺客。無名告訴秦王,他看錯了一個人,那就是殘劍,於是,另一個故事又從頭敘起……最後,無名拿起了劍,此時他離秦王隻有十步,他的絕技是“十步一殺”……
這就是《英雄》故事的梗概,張一謀把《英雄》整部電影分為幾幕,且以色彩來進行表達,其故事的核心內容與電影的色彩緊緊相連,呼應了電影的基調,也突出了電影的史詩感。
玩色彩一直都是老謀子的看家本領,他是攝影師出身,可以說論到運用色彩的技術,全世界都沒幾個人能跟他相比,在國內更是更是無人能出其右。
就周白看來,電影的故事略顯空洞,並不算是十分的圓滿,但整體的故事而言,其內核是沒有問題的,在深度上也已經足夠,唯一有瑕疵的是最終的表達方式,就是在表現劇中人物的選擇上沒有過多的掙紮,才後來被各大專家所詬病。
但是商業大片很難在藝術的深度上做太多深入的挖掘,哪怕是《泰坦尼克號》這麼成功的電影,你把它的表皮撕掉,無非就是一個爛俗的愛情故事而已,隻不過卡梅隆成功的地方就在於他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找到最關鍵的點。
如果《英雄》這部電影用少許的篇幅去表現七國百姓在戰爭之中的慘狀,就能凸顯出殘劍、無名等人選擇的理由,可惜老謀子沒有這個想法,才讓電影角色在理由上看上去略顯無力。
在敦煌的拍攝進度很慢,往往一天就隻能拍攝幾個鏡頭,老謀子在這方麵的想法太多了,往往鏡頭過了之後還會重新拍攝,因為他第二天可能又有新的想法,把前一天拍攝好的鏡頭推掉重來。
這樣的拍攝應該很輕鬆才對,但是哪怕是周白都覺得十分辛苦,因為敦煌這邊景色雖美,可是到處都是風沙,氣溫變化非常大,加上武打戲的要求非常高,一個鏡頭往往是拍攝幾十遍才能過,所以非常的累人。
以周白這種體力怪都覺得辛苦,就別要說張漫玉、章紫怡這幾個人了,不過她們都是非常敬業的演員,哪怕再辛苦都咬牙堅持下來了。
這段時間拍攝進度很慢,也給周白跟張漫玉提供了情感醞釀默契建立的時間。
不能不說,曼神就是曼神,她的表演功力爐火純青,已經達到了行雲流水一般的境界,跟這麼好的演員合作,簡直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黃沙戈壁,周白跟張漫玉都是一身白衣,兩人身邊各有一匹馬,隔相對視著。
此時拍攝的鏡頭,就是無名入宮刺殺秦王失敗,在收到無名刺殺失敗的消息之後,飛雪悲憤欲絕,縱馬飛奔,殘劍在身後追趕解釋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