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祁老他們聚精會神地鑒定《步輦圖》之時,王軍也闖了進來。
“《步輦圖》在哪裏?老弟,你什麼時候得到的?這次回去過年得到的?這運氣,也太好了吧?我……”王軍跟陳浩文到來,就劈裏啪啦一大堆的問題。
劉樂作為拍賣行的第二鑒定師,當看到《步輦圖》,也是震驚非常。他鑒定不出到底是不是真跡,但那畫工真的令人驚歎。
或許,《步輦圖》沒有前麵他們拍賣的《洛神賦圖》那麼神奇,但論名氣,是不會輸太多的。
閻立本跟顧愷之,兩人屬於不同的朝代,但都是一代畫道宗師,說不上誰強誰弱。同為他們的出名之作,自然也是相差無幾的。
《洛神賦圖》,他們能拍出兩個億,《步輦圖》再怎麼差也有一個億以上吧?
不要說真跡,就算是吧博物館現藏的宋代摹本《步輦圖》拿出來拍賣,也絕對能拍出個一一幾千萬出來。
“老師他們正在看著呢!”其他問題,楊奕都懶得回答。
王軍他們趕緊湊過去,畫作已經攤開來,周圍站幾個人圍觀不成問題。
從畫麵上看,圖卷右半是在宮女簇擁下坐在步輦中的唐太宗,左側三人前為典禮官,中為祿東讚,後為通譯者,也就是翻譯的人,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圖焦點。
畫中的唐太宗麵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莊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範與威儀。
閻立本為了更好地突現出太宗的至尊風度,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襯托表現。
一是以宮女們的嬌小、稚嫩,以她們或執扇或抬輦、或側或正、或趨或行的體態來映襯唐太宗的壯碩、深沉與凝定,是為反襯;二是以祿東讚的誠摯謙恭、持重有禮來襯托唐太宗的端肅平和、藹然可親之態,是為正襯。
從構圖的角度來講,這幅畫很明顯將所有人物分成兩組:以畫卷中軸線為界,左邊三個男士依次排開,井然有序,沒有任何裝飾,在規矩中略顯拘謹;右邊以唐太宗為中心的人物群,左右簇擁的仕女形象,以及裝飾物“兩把屏風扇”、“一展旌旗”、“步輦”等等。
“衣紋器物的勾勒墨線圓轉流暢中時帶堅韌,暢而不滑,頓而不滯;主要人物的神情舉止栩栩如生,寫照之間更能曲傳神韻;圖像局部配以暈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皺等處,顯得極具立體感;全卷設色濃重淳淨,大麵積紅綠色塊交錯安排,富於韻律感和鮮明的視覺效果。厲害,厲害!不愧是一代宗師。”方老讚歎道。
看了十多二十分鍾,眼睛都有點酸了,他才停止繼續欣賞。
通過他的鑒定,初步認為,這就是閻立本的真跡。主要是從畫技上看,以及畫本身的載體,應該是唐朝的物件。也就是說,就算是摹本,它也應該是唐朝的摹本。結合那宗師級的畫技,方老斷定它應該就是真跡。
祁老指著畫麵,對楊奕他們說道:“唐太宗手裏的小白布袋很重要,是因為它是全圖的核心和眼睛,有了它,這幅圖的主題就非常明確,是授官,而非許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