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有人推測,五代的柴窯瓷器瓷胎裏還有其他成分的加入,否則,“聲如磬”一說似乎就過分誇張了。
“不是耀州窯,基本上確定是柴窯了。”其中一個國內古玩鑒賞大佬開口道。
在五代時期,耀州窯已經出現了胎質非常薄的單色釉。上麵還有官、內服等款式,所以頗有一部分人將這些耀州窯出產的瓷器誤認為是柴窯瓷器。柴窯的確是繼承發展了耀州窯那種薄胎的傳統,其器物的胎質厚薄和器件的大小成正比。
最終,那盤子被鑒定為千年柴窯,再次引來古董圈子的震動,不少人趕到江州市,一睹為快。那些收藏家,都在找關係,希望收入囊中。
柴窯是中國古代著名官窯之一,被譽為中國“諸窯之冠”,然而它卻隻存在於傳說中,原因是至今未發現柴窯的窯址,也無完整的柴窯器皿傳世,甚至連柴窯瓷器的殘片也未曾有人親眼目睹。
可見,這麼一件被證實的柴窯的出現,給大家帶來多大的震動。
就好像當年,日本人宣布,他們博物館有柴窯作品一樣。中國國內立即派出強大的鑒定專家隊伍前往,雖然不能完全確定那就是柴窯,但大家心裏清楚,那差不多就是柴窯了。
可是,那終究不算是自己的東西,大家心裏難受而已。
後來,曾經有大富豪聯係日本的博物館,希望花大價錢回購國寶柴窯。隻是日本人也是奸詐,知道柴窯的珍貴,沒有出手。
終於,國內迎來了第一件柴窯作品的問世,收藏家們不高興才怪。最活躍的的,還是那些博物館的人。不到半天,祁老就接到超過二十個來自各省博物館館主的電話,套交情的什麼都有。
他們沒有楊奕的電話號碼,隻好找到祁老這裏來。
祁老隻好告訴他們,柴窯將會放在即將舉辦的拍賣會上拍賣,一時間,各方雲動,有錢的都起了心思。
那些博物館的人叫苦連天,誰知道這柴窯能拍出什麼天價來?他們博物館可沒有那麼多的資金。
對即將舉辦的江州拍賣行拍賣會,很多人都留了心眼。不得不關注,這次拍賣會的寶物實在是太吸引人。中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那就足以讓不少收藏家們瘋狂。
一周之後,楊奕跟王軍、王世忠、朱破山、陳浩文、薑濤等人彙合,一起出發西南的一處神秘叢林。
這段時間,他們準備很充分,雇傭了不少退役兵隨行,都是在叢林很有生存經驗的人。
在中國大地,有不少地方,還不曾有人踏足,非常神秘。其中,在西南的一處原始叢林就是代表之一。
在那兒,被譽為死亡禁區。即便是附近的當地人,也談之色變。
“陳哥,你以前就從鬼霧林出來過?”楊奕對身邊的一個退役兵問道。
這個退役兵有三十多歲,已經退役了好幾年。是王軍好不容易找來的,據說就是從鬼霧林逃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