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 172 章(1 / 3)

蕭定瑜秋收之後攻打荊州, 這事整個大夏都知道。

但是荊州城被圍,蕭定瑜染疾的消息,徐州、豫州、郢州、益州、梁州五地的刺史, 臘月初就收到了。

心動是必然的,想趁機占便宜也是真的。但是要不要出兵,何時出兵, 要出多少兵, 調動多少糧草輜重, 從哪打起, 諸如此類的問題就多了去了。

在蕭定瑜發兵之前, 荊州就通過各種渠道, 遊說這五州刺史趁機抄蕭定瑜後路, 趁她在前麵打荊州的時侯, 悄悄地占了揚州,或者趁機跟在後麵撿便宜, 占據荊州與他們相鄰的郡縣。

隻是心動歸心動,蕭定瑜可不是好惹的, 到時侯偷雞不成蝕把米, 樂子就大了。

這些人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 無論荊州明裏暗裏的人手說得天花亂墜, 他們都耐著性子, 要等到雙方兩敗俱傷, 或者是蕭定瑜出師不利的消息, 才肯動手。

這一等,就一直等到臘月,沒有等來蕭定瑜戰敗的消息,卻等來了她染上天花, 兩軍在荊州城僵持的局麵。

那還有什麼好想的?當然是趁她病,要她命啊!

連蕭定瑜一軍主帥都染上了,軍中將士染上的還能少嗎?即使沒染上,他們難道不怕嗎?

軍心不穩,這樣的一支軍隊,成為一盤散沙,四散而逃還算是好的。最壞的結果,自然是底下人爭權,內部生亂,反噬主帥!

這就是他們的好處了。

五州刺史大喜過望,但是老天爺很快就讓他們冷靜下來了。

寒冬臘月,五州稱不上冰天雪天,但絕對是天寒地凍啊!

這個時節出兵,那可是真找死!

他們繼續耐著性子,一邊悄悄派人打探消息,召集將領,琢磨打哪一塊地盤。同時大家都動了起來,糧草軍備什麼的,都準備起來。預備著等年節一過,天氣轉暖就動手。

這一個年,大家都沒過好。

無論是蕭定瑜這邊,還是荊州一方,暗中動作不斷,都在竭盡所能,想讓自己一方盡量多占優勢。

但第一個趕到荊州的,是嚴華。

畢竟在海島上,他說了算嘛。

一接到蕭定瑜這邊遞過來的求援信,他當下一個激靈,腦子瘋狂地轉動起來。

一旦蕭定瑜染疾,毗鄰荊揚兩州的地方,能忍得住不咬一口荊揚兩州這塊肥肉嗎?

不可能的!

他盤算半晌,人手嘛,他這裏有一點,但並不多,想來蕭定瑜也會向顧奚遞信的,他就盡量將能抽調出來的人手帶上就行了。

他最要緊的任務是,最大限度地準備糧草、藥材、冬衣、炭火等等這些物資,還有就是盡量多帶幾個得用的大夫過去。

幫著蕭定瑜穩住荊州的局麵,不讓天花瘟疫擴散出去,就是他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至於毗鄰兩州的各方勢力會蠢蠢欲動想趁機占點便宜什麼的?嗯,這個實在是為難他啦,就交給蕭定瑜和顧奚兩人去頭疼吧!

糧草、藥材、冬衣、炭火這些物資,對他來說不是問題,他在海島上經營了幾年,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富得流油。即使有相當一部分給了蕭定瑜養軍隊,但攢下來的更多啊!

他離得不遠,動作又快,臘月初六的時侯,十幾條大船就抵達荊州。

人手嘛,他帶得不多,就帶了三千精銳,但是各種物資,尤其是糧食和冬衣、炭火,帶得就很多了。

足夠讓蕭定瑜的軍隊用兩三個月的了。

他就不信了,圍個荊州城,能圍三四個月還打不下來!

隻是他一到荊州城外的碼頭,就愣住了,這齊刷刷的好幾百號上千號人等著,是幾個意思?

一直跟在蕭定瑜身邊的蕭統領熱情洋溢地跟他打招呼:“嚴先生,你來啦!”

嚴華拱了拱手,下巴一抬:“看樣子,你家主子是轉危為安了?”

要不然蕭統領怎麼會這般神態。

蕭統領喜形於色,開心得眉毛都快要飛起來:“大夫說好轉了,再養上十天八天應該就能痊愈了。”他一揮手,眉宇間滿是驕傲:“不過即使主子還病著,收拾涼州和並州這些想要反投荊州的玩意還不是手把手攥的?”

嚴華有些驚訝:“沒出什麼亂子吧?”

他記得涼州和並州各有三千軍呢!

“能出什麼亂子?”蕭統領橫他一眼:“主子厲害著呢!”

涼州軍和並州軍是各有三千軍,但這些兵,又不是個個都對他們將軍死心塌地忠心耿耿連反叛都肯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