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李適令尹與策羽將軍,已經相繼攻下了新鄉與朝歌,特來稟報。”傳令兵道。
魏豹忍不住的感歎:這秦軍看起來也不是當初那威震天下的秦軍了啊!
李適與少將軍算上出兵日子有一周了嗎?這麼快就把新鄉跟朝歌兩道防線給拿下來了!”
“正是如此!”田詹也應和著道,“秦軍墮落,正是我等乘勝追擊,剿滅之時啊!”
“還請項將軍發令,救援邯鄲吧!”李驥也在一邊幫腔的說道。
聽到眾人迫不及待的去剿滅秦軍,項梁自然感覺軍心可用,繼續在這裏待下去也沒意義,便準備發兵前去邯鄲與秦軍決一死戰,一戰便是要重新奪回自己項氏的榮耀。
這時候張聖卻站出來,神色嚴肅的說道,
“滎陽附近的斥候們來報,秦軍有軍隊從武關出發,已經到達南陽郡。
這支秦軍的人數雖然不多,但卻也必須要小心應對。
還請將軍派遣一支軍隊與我一同阻擊這支秦軍,以免這主戰場還要分出心思策應。”
“嗯!”聽到張聖的話,項梁考慮了一下道,“如你所言,我麾下有支從沛縣來的軍隊,統帥劉季為人寬厚而善戰,便協助你一起阻擊大秦援軍。”
張聖聽到項梁的話表達了感謝,便匆匆去拉著劉季渡過黃河去阻擊秦軍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曆史的慣性,哪怕沒有“先入關中者為王”這句話,劉季和項策羽還是一南一北的分開來應對秦軍的攻擊。
如果在正常曆史上,因為項梁找來了熊心,立作楚懷王,接下來在自己死後失去了對楚懷王的控製,反而被楚懷王奪取了權利,並且立下“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許諾。
但是,立楚懷王是在張楚政權徹底消滅,沒繼承人的情況下,項梁才做出的政治決定。
而在這劇情中,陳澤鄉死後項梁倒想立熊心為楚懷王,不過被範謀給勸阻了。
因為這麼做會直接導致楚國分裂,李適與項梁很可能會因為誰是楚國的正統打起來。
所以,為了統一楚國的反秦力量,項梁沒去立楚懷王。
在項梁眼中,李適是看懂了自己對他的容忍,也沒有去稱王,雙方默契的都不讓自己腦袋上多個王,各自在自己的地盤橫行。
當然,因為沒有楚懷王存在,那自然也就沒有所謂“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話語了。
這時候,項梁信心十足意氣風發,身上披風一甩,仿佛無風自動,點齊楚魏齊三國精銳三十萬向北而去,一時間身後運送物資的車輛都有種浩浩蕩蕩的感覺。
合縱大軍來到了新鄉,李適自然是宴請了項梁、田詹、魏豹和李驥,觥籌交錯間,李適隨口問道,“周市丞相怎麼不在?”
“周市丞相在大梁統籌糧草,至於魏國的軍隊則交給魏豹公子了!”一旁的項伯說道。
而魏豹看了一眼李適,冷哼了一聲,顯然知道李適跟周市的關係走得近。
李適看到這幕,卻有幾分若有所思。
李適倒也沒感覺項梁安排有什麼錯誤,畢竟讓積極進取的魏豹作為先鋒統帥,而成熟穩重的周市負責調度聯軍後勤,尤其聯軍中是真需要一個人坐鎮大梁來保證糧草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