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繼承的秦朝工藝,基本上是以青銅技藝為主,比如青銅重甲,青銅長戈,青銅箭簇……正是因為青銅技藝的驚人發達,導致鐵器發展受到限製。
而李適也不想要去改變大秦現在的工藝布局,因為自己也沒這個時間去管理它。
現在自己要做的,隻是將來鐵器技藝去替代青銅器技藝的時候加一把助推器。
畢竟鐵器取代青銅器是曆史的潮流趨勢,自己所要做的就是給鐵器時代的布局多增加幾分底蘊,而現在大秦的製作出來的鐵,用於戰爭也許強度不足,但用於農耕已經足夠了。
所以,李適爽快把相裏氏的大匠調給司馬昌,去幫助相裏氏進行鐵器工藝的標準化。
“不行啊……我算是農民起義軍的代表,但墨家就不能出來人,跟我形成農墨聯盟嗎!”
隨著司馬昌的離開,李適的手指敲擊著案幾,著實感覺到頭疼。
相裏氏能成為很不錯的工匠,這樣很好,但僅僅是這樣不夠的。
李適希望相裏氏能夠更進一步,能在朝廷中擁有一個代表墨家利益的政客。
唯有如此自己才能更好扶持墨家,使之形成李適心目中的農墨聯盟。
以農民階級為核心,墨家技藝的研發為輔助的一種階級聯盟。
當然,這是李適心中的規劃,雖然沒明說出來,但對秦國工匠們李適多是有優待的。
幾天後,陳知白派人來找到李適,說鄧陵矩從陳郡而來,送來了張九章的信件。
李適自然前往議事廳,到了裏麵,卻見到一身黑衣的鄧陵矩站起來迎接李適。
不過,看他風塵仆仆的樣子,顯然一來到鹹陽,便過來送信了。
“見過令尹!”鄧陵矩見到李適,也行禮表達敬意。
“坐下慢談,來人上一碗熱湯給矩暖暖身子!”李適道:“你怎麼親自過來?”
鄧陵矩心中一暖,順著李適的意思坐下來,然後道:“令尹,這是張郡守讓我給令尹帶過來的信件,因為事情重要,確保信件安全,所以需要我親自走這一趟。”
李適接過信件看過後不由沉默起來。
對張九章果斷叫停進入關中的遷徙,李適清楚知道這裏麵所冒的政治風險。
但張九章依選擇了這麼做,這就說明至少張九章的判斷是風險遠遠大過利益。
正因為這份信件重要,才讓鄧陵矩這個當前階段近乎巔峰的煉神反虛高手親自來送。
否則若這封信件被截,還不知道會被合縱軍怎麼利用。
李適深吸一口氣,對鄧陵矩道,“矩,看來要辛苦你了。
你明天便帶一份我的回複回去,並告訴九章,要相信甘章的領兵才能。
隻要確定項策羽進了關中,那就可以把陳郡內能夠遷移的都給我遷移過來,尤其是人。”
“諾!”鄧陵矩聽到李適的話還是猶豫了一下,對李適道,“令尹,難道您打算在秦國紮根,不回楚地了嗎?”
“回的,一定會回去的!”李適果斷道,“我李適終究是楚人啊!”
聽到這話,鄧陵矩也不再多說什麼,隻是對李適很是鄭重的拜了一拜。
原本,鄧陵矩報告完這些後就打算離開的,但陳知白眼疾手快把鄧陵矩給一把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