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目標大月氏(2 / 2)

與此同時,李適則來到鄧陵矩所在的將作少府。

因為經過鄧陵矩的不斷嚐試,潔白柔滑的白紙,總算被對方給研究出來了。

實際上,李適所不知道的是紙張的出現實際上挺早的,至少漢初的時候就有幡紙,隻不過這種紙張的主要材料是絹帛,價格實在是高昂,根本就沒有竹簡來得成本低。

李適指出用樹皮,麻頭、破布、廢漁網作為原料,又用泡、煮、曬、打、撈等工藝製造。

雖然李適隻是動動嘴,下麵的人跑斷腿,但指明了方向,剩下來的隻是一次次實驗而已,每次實驗都讓紙張距離徹底麵世又近了一步,終於把這些紙張給弄出來了。

李適二話不說便嘉獎了成功研究出這東西的人為大匠,並賜金五百。

然後找到鄧陵矩,道,“這種紙張生產需要多少人手?”

“如果隻是需要供應大王所用,大概隻需要幾個工匠而已!”鄧陵矩倒自信道。

李適真的很想把鄧陵矩的腦袋按在漿糊裏麵,但想想自己也沒指望鄧陵矩能預想到這紙張遍及天下所帶來的力量,卻道,“我的意思是這種紙張能夠量產嗎?!”

“若是量產的話,還是需要去問相裏氏才行,還請大人您稍等一刻!”鄧陵矩擦擦冷汗,馬上派人去找相裏軸去了,畢竟量產這東西相裏軸才是專業的。

而李適這些天下來也發現了墨家的鄧陵氏與相裏氏兩者都會攀科技,但兩者的科技理念卻是不同的。

鄧陵氏所擅長得是那種從無到有的創造,以及集合國家的力量推動尖端科技的發展。

比如說李適要的紙張,幾乎半年時間不到就給改進成功,甚至比較起自己原來世界的紙張也相差無幾,隻不過裏麵所用的材料李適甚至見到了珍珠粉這種東西。

而相裏氏所擅長的是那種把尖端科技給拉到平民量產。

比如標準化這種東西,就是為了相裏氏的生產效率的理念所弄出來的。

現在相裏氏在標準化後,開始研究能快速加工小零件的車床,主要是用來加工箭矢箭簇。

李適親眼看到那車床後,也不得不對相裏氏感覺到肅然起敬。

畢竟這種機械化的運用能力,若跟隨秦國的覆滅而丟失的話,實在太可惜了。

隻不過這種車床主要的力量是需要人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

李適就提了一個小小要求,問能不能把人力變化成水力驅動,然後李適給了一筆錢,就讓相裏氏去研究去了。

李適也沒指望他們能研究出來,隻要這個方向繼續走下去就行。

畢竟科學研究嘛,重在參與不丟臉。

但相裏氏一家拿了這一筆錢後,就再也不在李適的麵前跳了,一個兩個的全部都躲在了家裏用心專研所謂的水用床車。

畢竟李適沒有感覺,但相裏氏自己是在大秦混的,清楚知道大王的錢是這麼好拿的嗎!

若沒弄出個結果來,怕不是要全族去上吊!

所以就算鄧陵矩,也發覺最近相裏氏好像安靜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