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適要進行鄭國渠改造的消息被李適放了出去。
而孫叔通也寫了一篇妙筆生花的文章,然後李適找了幾名士子,開始在城門口,或者人們聚集多的地方進行通告宣讀,把李適的意思傳達下去。
李適知道,對普通黔首百姓來說,他們未必明白李適把這件事告訴他們所帶來的意義。
但他們肯定聽得懂,去幫忙進行鄭國渠改造,能包吃住,還有工錢拿的好處。
畢竟就時間而言已經進入了秋收,至少當前對普通百姓來說都是種植一年一季的粟米為主,現在見到冬天包吃包住,還有工錢拿工作,一個個自然是踴躍得很。
畢竟自己多吃一口公家口糧,那自己就能節約下一口自己的私人口糧。
再加上李適培養出來的那種給錢工作雇傭普通百姓進行工作的態度,縱然百姓們聽到了李適的宣告不明白李適的真正意義,但鄭國渠改造有錢拿他們還是清楚的。
而實際上,在這些百姓為建設鄭國渠灌溉區湧入大量人口時,李適自然也就采用後世的辦法,盡可能讓這些百姓們賺到的錢在整個灌溉區流通起來,從而回收他們手中的貨幣。
在減少貨幣消耗的同時,更讓貨幣發揮出應該發揮的流通作用。
“大王真的在踐行他所說過的話語啊!”陳雲因為準備出征回到鹹陽中。
他清楚看著李適調度著廣大百姓,發揮出屬於百姓的力量。
李適清楚的告訴這些百姓自己要做什麼,但同時又不以這種崇高的目標作為道德捆綁,而是老老實實出錢來雇傭百姓們為共同建設自己等人的未來一同努力。
作為跟李適一路走來共同推翻暴秦的統帥,陳雲看著這個被自己等人所一點點塑造的世界,卻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能跟李適一起創造這樣的新時代,陳雲感覺非常自豪。
陳雲帶著自己的士兵們來到靖靈殿中,由陳雲開始,每名紅衣軍將士都對著眼的無字石碑進行鞠躬行禮。
期望曾經的英魂保佑自己這次出征戰無不勝,同樣期望曾經的英魂在自己戰死他鄉時,能接引自己的靈魂榮歸故裏。
陳雲看著眼前的是石碑,鞠躬完後,不自覺的騰升起一股沉穩的空靈之感。
陳雲所謂曙光天賦的創造者,相對其他人來說對意誌類的能量更加敏銳。
如果韓知兵看到這石碑隻是覺察到了幾分說不出道不明的悸動,但對陳雲來說,他清楚感受到到在自己祭拜後,從這無名紀念碑中衍生出了幾分力量融入到紅衣軍中。
陳雲不知道這一股幾乎一閃而逝的力量到底是什麼,但陳雲相信,這絕對是那些逝去的英靈給與自己的祝福。
陳雲想到這裏便轉過身去,開口對麾下士卒說道,“出發!”
士卒們一一上香,然後轉身離開了靖靈殿,一路向著東門走去,而李適已早早就等在東門,準備一路相送。
見到了陳雲,李適拍拍陳雲肩膀道,
“你做事向來沉穩,這支紅衣軍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