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包吃包住(1 / 2)

實際上,產業鏈這種東西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高大上。

基本上有足夠規模,足夠人力,以及足夠變廢為寶的成本,很多原來會被當做廢物舍棄的東西,在規模上去後生產成本下降下來,基本都能變廢為寶,成為產業鏈上的一環。

隻不過想要形成產業化,對規模有著相當大的要求,而這又重新回到起點,那就是糧食!

這個時代,不需要緊迫的發展重工業,也不會隻要慢一點就很可能被人按著打。

所以,李適發展的核心不隻現在,甚至接下來的數年,數十年都很可能會在第一產業上!

因為第一產業真不隻是吃這麼簡單,基本上所有農林牧漁的生產都算是第一產業。

如果能把第一產業的基礎打好,至少在這封建社會之中,幾乎能夠成為橫掃天下的基礎。

至於現在,李適隻勉強背靠著鄭國渠,把農業給開發出少許來,距離第一產業工業化,倒是還遠得很。

不過,至少現在鄭國渠已經能生產些家禽飼料了,等到鄭國渠灌溉區的全麵建設完成,那李適知道自己短時間就應該不需要擔心糧食問題了。

這裏的糧食不僅是人吃的飯,還有牧業所需要的飼料,但隨著環境改變,人口爆炸,糧食終究還是會有不夠吃的時候,這是整個封建時代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而李適不斷去修建各種各樣甚至可以算是奇觀的工程,不過隻是在務實根基而已。

這裏麵的道道,李適就算是想要跟別人說,一般人也非常難理解。

至少對韓知兵來說,李適能保證糧食的穩定,甚至隔幾天能夠送肉過來,就足夠讓韓知兵驚為天人了!

任何的軍神都喜歡自己有個靠譜的後勤,能夠保證自己的糧食準時送達。

如果這後勤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有求必應,那就不是靠譜而優秀了。

至於李適這種不僅滿足自己要求,更超越了自己要求的後勤,那可就真的是太幸福了。

反正隻要糧食足夠,其他軍事上的事韓知兵感覺自己完全能靠自己去解決掉。

所以韓知兵心情倒是相當不錯,唯一期待的就是什麼時候兵出函穀了,真的饑渴難耐啊!

同樣在這一片區域,心情不錯的人則是王二寶。

自從從李適的手上接下三個工程項目,王二寶的臉上就沒有好看過。

雖然那個自稱鄭國孫子的鄭渠調到他手下,雖然不斷有工匠們為了獲得大匠的頭銜而過來給他免費打工,雖然有整個政府配合著他鄭國渠灌溉區的建設。

但王二寶每天醒來摸摸自己的頭發,卻又見到頭發掉了幾根。

畢竟鄭國渠這片區域的改造建設真的不容易,王二寶在今年的主要目的就是修建第二條水渠。

這水渠首起穀口,尾入櫟陽,注入渭河,中袤二百裏,灌溉開來能夠增加四千五百餘頃的田地,甚至在精耕細作和水利設施的維護下,能擁有增加到萬頃的潛力。

可以說,這條水渠開鑿出來,就是整個鄭國渠灌溉區的骨架就搭建起來了。

接下來剩下的就需要因地製宜的利用水源,以及一代代精耕細作的積累改造而已。

而李適也同意了開鑿這一條水渠,因為在正常曆史上這條水渠原名叫做白渠,所謂鄭白渠,值得就是由鄭國渠與白渠這兩條水渠組成的關中最重要的水利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