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六章 喂甜棗(1 / 2)

這時候,依舊在嬴子嬰舉行的宴會中,這次的贏理仿佛木雕似的坐在那裏。

除了贏理以外,很多秦朝時的勳貴與豪門,此刻都哭喪著臉,一個個了無生機的樣子。

畢竟這次被割韭菜的他們是真沒見到過這操作,而自己更是眼睜睜的看著糧食價格從三千刀每石一路跌到了現在一百刀每石多一些兩百刀不到,三十倍的價格差距,足以讓任何的參與者傾家蕩產。

現在來嬴子嬰這裏的,多少是家裏本來就有不少的資產,更是沒有加什麼杠杆,出手比較保守的老地主,但即使如此,這些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重創。

至於那些賣了田畝,加了杠杆,企圖一夜暴富的家夥,在李適有意識的武裝討債下,那自然是一個都跑不了,要麼進了俘虜營賣身還債,要麼就直接跳河身死債消。

當然,麵對這越來越低的糧食價格,這些大秦的老貴族也不是沒想到過去提高糧價,其中也有人主動用糧票去換取糧食,想要通過收購糧票,硬是提升糧價。

但是李適表示,自己手上的糧票,你想要多少老子就給你們多少,保證把你們的錢手刮幹淨,甚至老子還願意借錢給你們來買糧票。

至於你們想要糧食,一個個排隊來,隻要你們能拿得出糧票,老子就換得了糧食!

三天內老子派人把糧食送過來,你自己組織人手過來運輸糧食回家。

可以說,李適來者不拒,隻要有人敢拿糧票換糧食,那李適就敢拿真的糧食進行兌換。

糧食是有存儲成本的,比如存儲空間,比如運輸道具,整個鹹陽就這麼的大,這些人的糧倉建立得再多,李適倒也能夠預估個大概數量,所以根本就不怕翻天。

更重要的是,人心都是驅利的,一開始也許有所謂的攻守同盟,兌換自然暴增。

但隨著時間流逝,糧食價格不斷下跌,那會不會有人死守著一堆糧食看著糧價不斷下砸,但就是不抬升,好繼續咬牙堅持下去,就要打個疑問了。

畢竟世家貴族也想要賺錢的,至少不想要虧錢,到最後斷尾求生,不斷有人又把糧食重新兌換成了糧票,再把糧票兌換成了銀票。

這個過程中,李適順手收了兩筆的印花稅,以及其他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這糧食基本上也是以前從關外買的原本就屬於他們的糧食。

但最重要的是,等他們把糧食重新換成糧票然後去換銀票,就代表著他們隻相信現錢了!

而那些打算抬高價格的豪商地主,基本上由贏理出麵進行組織收購。

最後贏理選擇了斷尾求生,到底沒有把自己給搭進去,但通過這次,他的威信幾乎掃地。

說實話,這些人選擇把糧食換成了糧票,尤其是在其他地區換成了糧票,然後來鹹陽進行糧價買賣,實際上對李適來說,這就隻是這個圈層的遊戲,就很難波及到民生層麵了。

想真正波及到民生,那是需要真正的糧食去砸向市場,或者從市場收購。

而隻要民生市場不亂,這個期貨市場亂不亂,對李適來說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