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八章 柴與布(1 / 2)

聽到李適的話,鄧陵矩不由感覺肅然起敬。

正如鄧陵矩一直以來就認為李適就是天生生而知之的聖王,是墨家世代追求的明主。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適從底層而來,但李適從沒在成為大王後忘記自己從底層而來的事實,反而時時刻刻的提醒周邊的人,自己就是平民百姓,自己從不高貴。

李適自然不知道鄧陵矩的崇拜,隻是在李適看來,自己收一刀幣是肯定的。

自己需要對高爐燒水這產業做個測評,這個測評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需要知道買水多少能養活高爐燒水這個產業。

隻一個高爐燒水的店鋪,自己可以進行福利性質的不收費,但想要把高爐燒水這個產業推廣到全國,讓所有的人都享受到熱水,並且明白熱水所帶來的便利,那高爐燒水整個的成本自己需要計算出來。

還是那句話,李適想要真正改變世人習慣,那就不能夠把高爐燒水做成慈善,而是要把高爐燒水做成企業。

因為慈善這種事情且不說投入日積月累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更重要的是,一旦慈善停止,那就會被人詬病,甚至人們都會罵娘。

但做成能自我複製的產業,那既可以養人來維護社會穩定,也能進行自我複製在全國進行廣泛的推廣。

更重要的是,這樣才會把喝開水這件事情讓眾人給記住。

這些開水,不是白白來的,是自己花費了刀幣買來的開水。

當然,最重要的是以後高爐燒水應該會成為國企,會遍及整個勢力的國企。

國企跟私企最大的不同就是,私企是純利益驅動,哪裏有利益,以後就會向哪裏發展。

但國企最大的目標是維穩,基本在發達地區賺取到的錢,最後都會填補到不發達地區的配套設施的上。

這些地方建立國企分布實際上不賺錢,但為了社會穩定,以及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同樣的權利,那哪怕這裏不賺錢,但也必須要讓他們享受到。

用現代的高鐵來舉例子,好像現在誰都能夠看到高鐵繁忙,來來回回都是人,可以說賺飛了,但隻要拿出財務報表來,基本上都是虧損的。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高鐵經過的地方不僅僅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同樣也有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所以賺得多,但虧得也多。

說到底,如果人才與資源全部平均,那國企財務報表拿出來絕對非常出色。

但現實是人才與資源是向頭部城市集中,而對那些沒發展潛力的邊遠城市,除了國企過去幹髒活累活,給當地人做好國家指定的配套設施,其他私企對不能賺錢的地方是不會有任何興趣的。

所以,李適想把高爐燒水弄成國企,一個能在天下城市都建立分部改善百姓理念的國企。

這時候的鄧陵矩聽到李適的話,道,“大王,那我便下去琢磨這高爐燒水了!”

“等等!先別走!”李適叫住鄧陵矩,開口道:“今天來找你可不是隻是來建立高爐燒水的,而是來找你做另外一件事情!”

“大王請講!”鄧陵矩聽到了李適的話,倒是繼續恭敬的對著李適行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