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聽到這個數字,那是滿頭充滿了問號。
因為重傷比例與死亡比例也相差太大了,尤其是對方都直接陣亡了七千多人,還沒有計算其他受傷的人員。
這交換比例至少到達了五比一。
如果有這交換比例,當時紅衣軍到底是怎麼樣被壓著打的,不應該是紅衣軍開著無雙亂殺嗎?怎麼可能還跟楚軍打得不分勝負。
也許是看到李適目光中的疑惑,陳雲道:“這是曙光的力量!”
李適聽到這話,心中的疑惑那就來得更加的多了。
李適想道:“沒有人比我更懂曙光,你別忽悠我!”
而陳雲繼續道,“因為曙光的力量,所以讓戰士們擁有更加堅強的意誌力。
所以在陷入重傷時,曙光力量能庇護他們,使得他們自身的狀態,讓醫療營有更多時間進行救援。
根據醫療營反饋,好像我們曙光軍團比其他的軍團恢複起來也更加快速。
當然最重要的是,經過曙光天賦的庇護,他們在痊愈後能在曙光天賦上走得更深!”
“……”李適聽到陳雲略帶著幾分狂熱的話語,一時間不知道應該怎麼說。
曙光天賦本身就是越信任曙光之力,相信自己能帶領他們創造出一個美好的未來,那曙光之力回饋給戰士們的力量就會越大,某種程度來說這有點像是自我催眠。
而李適是真竭盡全力去讓自己治下百姓過得更好,而曙光軍團見證了這一切。
所以他們自然得到正向回饋,這讓他們願意去相信曙光,相信李適所指出的未來。
有了這個基礎後,曙光天賦不再隻是一支戰部一個軍團的信念,而是一個軍集體的信念。
擁有曙光天賦的軍隊會不由自主的去保護這個越來越奪目的曙光未來,為此甚至能奉獻自己的性命,但同時,他們也會得到曙光的回贈與反饋。
曙光的力量與曙光軍團的戰士本身會相互成就,也相互影響。
尤其原本某些極致信仰曙光的戰士,真在生死間走了一遭後,他對曙光的信仰更加純粹與堅定,那曙光給與他的反饋也越發強大。
這本來隻是偶然,但這些戰士在生死之間走得多了,自然會有所感觸,相互間自然而然傳播起來,其他原本中立的戰士,多少懷著反正不要錢,多少信一信的態度聽著。
但是真到生死之間,如果信仰曙光能夠多增加一分自己活下去的概率,誰又會在死前不臨時抱佛腳。
等到他們在生死間被醫療營的戰士們救活後,又怎麼可能不會加深對曙光的信仰。
那些活不下來自然沒有開口權利,但那些活下來的人,肯定是感受到曙光力量在庇護他。
那些死去的曙光戰士,人們隻是會可惜他們對曙光的信仰不夠堅定,或者運氣不好,沒有等到醫療營的救援,畢竟戰場之上被殺死實在是太正常了。
但那些被救援後活過來的戰士,發現自己死裏逃生後,隨著信仰,曙光天賦站我得更精湛,發揮出來的力量更強大,那身邊的人自然會好奇會詢問。
這樣的話,這些人都會本能的認為,隻要曙光天賦掌握得精湛,對曙光的信仰堅定,那曙光就會給予他們更豐厚的回饋,從而形成一種幸存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