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拳頭產品(1 / 2)

隨著陳雲率領紅衣軍北上,李適倒把軍事方麵的事稍稍放了一放,開始把目光投向鄧陵矩在渭水河流附近逐漸打造起來的工業基地。

鄧陵矩則帶著李適參觀起來,說起來多少還是有幾分得意的。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工業基地除了個土法製鐵的高爐以外,其他設施都是為了煤炭而準備的,讓這裏更像是個大型煤炭加工廠。

畢竟幾乎整個關東不斷冒出來的開水鍋爐房,需要得便是海量的煤炭維持供應,如果沒有這麼個煤炭加工廠在,根本就燒不了開水,不過也正是如此,有了最基礎的能源產業。

“利用燒開水的方式來整合整個關東煤礦資源,看起來效果不錯!”李適誇讚道。

“多虧了大王的建議,屬下不敢居功!”鄧陵矩相當陳懇的說道。

李適道,“你做的很不錯。這個工業區還要繼續擴展,另外你要把瓷器技術繼續提升,生活用鐵也都花點心思進去,不要一門心思的把所有的鐵水來煉製兵器了!”

“諾!”聽到李適這般話語,鄧陵矩自然答應下來。

畢竟又不像煤炭產業整合,為完成各個礦場與這工業基地的道路,就差給王二寶跪下了。

李適也沒多說什麼,隨著王離和嬴子嬰離開,那他們自然而然會開辟絲綢之路。

畢竟中國產品在接下來的兩千年中都是拳頭產品,等到他們到了西域百廢待興,到處缺錢,難道還會拒絕作為自己在西域的代理商不成,所以現在則給王離做好商品準備。

在李適認知中,像陶瓷、絲綢和茶葉是古代對外出口的三樣拳頭產品,其中茶葉這種東西在蜀地找到了。

這時的茶葉更多作為藥材,李適丟給陽慶與陳禾兩人評估研究後便開始大麵積種植。

不過,這茶樹生長實在快不起來,至少最初五年肯定隻能內部消化。

五六年後,想來王離應該在西域站穩腳跟了,到時候再拿出來想來也還來得及。

所以初期真正的大頭,應該還是陶瓷跟絲綢。

嬴子嬰想在西域站穩腳跟,武力很重要,但錢財也很重要。

李適不認為他們占領西域之後能夠快速的掌握這些技術,畢竟跟他們過去的也不過隻是軍隊,又不是整個生產體係,那他們隻能乖乖給自己做代理商。

因為隨著煤炭資源的整合,道路設施的修建,實際上這個看起來破破爛爛的煤炭基地,還真就能在李適的需要下,隨時轉化成陶瓷的生產基地。

從陶泥挖掘到陶瓷器出品,一條龍從上遊一路吃到下流,保證能夠完成一切訂單。

現在讓鄧陵矩開爐燒製,實際上隻想培養一批合格工人,等到時候能直接投入工作而已。

當然最主要的產品自然還是絲綢,在這點上李適是真投入了大量資源。

不論墨家的墨者,還是相裏氏這個世代專研標準化的專家,李適都給他們下了死命令。

首先相裏氏是要專門負責過程的標準化,把紡織每一個過程都盡可能的拆分。

而正統的墨家墨者則是負責動力與器械的研究,除了相裏氏提出的拆分所需的機器要盡可能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李適希望他們能夠把水能與風能給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