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曙光軍團的拆解(1 / 2)

匈奴按照蘭明乎的計劃,雖然大軍撤退,但始終派出將士對曙光軍團進行騷擾,讓曙光軍團的進軍速度減緩,無法一口氣追上匈奴。

匈奴精銳靠著馬匹優勢,占據戰略主動權,進退自如,讓陳雲沒有任何辦法。

甚至因為己方幾乎全員著甲,這提供更高防禦的同時,卻也帶來的更重的負重。

至少在追擊戰上,曙光軍團真沒什麼辦法,腿短就是曙光軍團最大的缺陷。

河套地區水網密集,匈奴雖有騎兵優勢,但在這樣地形下,也不是想要逃就能逃的。

同時陳雲給夏侯嬰下達命令,讓預備役出兵兩萬,占領主力身後的河套地區交通要道。

尤其水網遍布的交通樞紐,更要有人駐紮,避免匈奴分兵襲擊,以確保糧食運輸的安全。

總而言之,陳雲正麵兵力是一點都不敢減少,因為人數少了匈奴便會狠狠咬一口。

而陳雲不著急追擊與匈奴決一死戰,因為在進入到這種追擊模式中,李歸戰部就不能發揮出陣地戰時,那種統治性質的偵查能力,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李歸戰部不是騎兵!

陣地戰時,雙方因為營帳固定,李歸戰部能如同蜘蛛結網似的讓自己的部隊處於關鍵地點,從而對匈奴的遊馬與斥候形成毀滅性的打擊。

但現在在運動中,根本就沒有給李歸戰部布置的機會,反而又是恢複到當初雙方遊馬與斥候血腥拚殺,靠著自身本事來爭奪雙方大軍視野。

所以這讓陳雲有所顧忌,肯定不會放手一搏,而是穩穩當當的布置軍隊以正軍橫推的方式,一步步把匈奴不斷逼出河套地區!

說到底,對陳雲來說,把匈奴趕出河套是最重要的,要不要打戰反而是其次。

“大人,這裏的水源又被汙染了!”一名醫療營的醫者臉色難看道。

“讓相地家的人去挖地下水,至於那些被汙染的水源,把屍體拿出來埋掉,最好再放一把火燒得寸草不生,我說匈奴撤得這般爽快,原來在這裏給我等著!”

陳雲臉色難看,但也進行妥善安排,畢竟陳雲清楚,河套未來可是要進行開發的。

至於曙光軍團的防疫措施,絕對是這整個世界最頂尖的。

李適在百姓中都推廣喝熱水的主張,對軍隊中,自然也是製定燒開水才能飲用的規定,甚至軍隊中這個規定的推行比百姓之中推行要來的嚴格的多。

至於防疫政策的推行是因為伴隨著軍隊的廝殺,很容易產生瘟疫之類事。

所以醫療營在戰時要進行救助,但戰後要協助軍隊打掃戰場,確保不會產生瘟疫。

比如說把屍體拋棄在水中什麼的,都是不被允許的,因為這樣很容易引發瘟疫。

戰場上的屍體,自己的要麼被燒成灰帶回紀念碑埋葬,要麼就地掩埋,避免汙染。

至於敵人的屍體,那自然是扒光衣服之後,直接焚燒,或則直接挖個大坑全部掩埋。

而對丟入死去牲畜的水流,醫療營也會將其標注為不可以飲用。

至少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有人去飲用這些已經被汙染的水源的。